第1453章 專場拍賣(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35 字 10个月前

至於那一方「靈龜吐墨」澄泥硯,肯定要留著自己收藏,或者自己用。

那種帶特殊功效的文房用品,就這么換成現金實在太可惜。

葉青看過徐景行拿出來的三件老物件後,有些不甘心的問:「就這些?」

「這還不夠啊?」徐景行好笑的說道:「三件里兩件壓軸級別的極品,一件名氣很大的小jīng品,擱任何一家拍賣行都能撐起一場中上等規模的拍賣會了,還不滿足?」

葉青這才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主要是你這里的好東西實在太多。」

「別老惦記著我。」

「那之前談的你的專長拍賣會,不會反悔吧?」

「不反悔,絕對不會反悔,」徐景行無奈道:「但你總得給我一些時間好好准備准備啊,專場拍賣哪有那么快的?」

所謂專場拍賣,就是指拍賣某一個人的作品,比如說顧景舟專場拍賣會上,拍品全是顧景舟的作品,齊白石專場就全是齊白石的作品。

一般來說,能讓拍賣行搞專場拍賣的都是真正的名家,而且光名氣大還不行,拍賣品必須有行情,作品存世量和交易量也必須達到一定水平,這才能玩得起專場拍賣。

像王羲之那樣的書聖,名氣倒是夠大,但沒有傳世作品,那專場自然開不起來。

當然,到了現在,大大小小的拍賣行多了,各種各樣的專場也就與日俱增,除了名家專場,還有各種分類專場,像書法專場、瓷器專場等等,只要能分到一個分類里都可以分個專場出來。

不過現代藝術品專場拍賣還是挺少見,單個人的專場拍賣就更少見了,只有那些真名字很大作品很有市場的大師級畫家才有開專場拍賣的資格,普通從業者能搞個個人書畫展就不錯了。

但徐景行不一樣啊。

他在民間的名氣不是很大,作品幾乎沒怎么公開售賣過,雖然也賣出不少天價作品,但很少有人宣傳這一點,大部分都是悄咪咪的就成交了,成交之後也沒人炫耀。

首都店開業之後倒是傳出去一些小道消息,但也就是小道消息而已,正式的新聞報道一篇也沒,靠譜的文字、圖片信息都很少,只有一小部分在網絡上流傳,跟那些動則登上新聞頭條的昂貴藝術品拍賣消息相比,簡直低tiáo到不能再低tiáo了。

但是在首都這塊的高端消費圈子里,他的名氣也很大很大,大到幾乎超過了任何一位藝術家,就現在,他那些個能滋養身體的作品一出現在市場上就會被人搶購一空,這樣的情況會 一直持續到這個市場飽和。

所以他真要開一個個人專場拍賣,絕對不怕空場,更不用擔心賺不到錢,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區別。

至於靜維拍賣行更會在一夜之間躋身國內拍賣行業中的頂層,成為可以跟那些國際性大拍賣行相互角力的存在。

如果靜維拍賣行能隔三差五的就弄一件他作品出去拍賣,那效果簡直要爆。

當然,這么搞的話,徐景行多少會損失一些現金收入,畢竟他的作品到拍賣行走一趟,手續費、稅費都要比他在手工店里直接成交要高不少。

但是對靜維拍賣行的好處卻很多,最直觀的好處就是可以帶來大量優質客戶,優質客戶在手,這每年的營業額肯定會漲,運營的好,真能漲瘋了。

要是把徐景行的作品當成招牌來運作,那更是一件無上的利器。

如果徐景行跟靜維拍賣行沒有那一層關系,這事兒其實很難運作,但徐景行是靜維拍賣行老板的兒子,相當於壟斷了徐景行的作品拍賣權,還不用擔心徐景行會被其他拍賣行挖走,是個合格的經理都能把這樣的優勢轉化成大堆大堆的營收。

這個專場拍賣,就是葉青主動提出來的。

其實早在知道徐景行的身份之後,葉青就有過類似的提議,當時的徐景行還沒有涉足玉雕行業。

現在的徐景行跟當時的徐景行相比,他的影響力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而且當時的徐景行還不太樂意跟葉青合作,因為產量跟不上,他的作品檔次也不算太高,弄個專場拍賣都不知道顧客會不會買賬,萬一大量空場甚至流拍,那還不夠丟人的,所以當時的合作他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弱勢一方,相當於是在占拍賣行的便宜。

可現在呢,情況截然相反,他的作品根本不怕找不到買家,他在靜維拍賣行開專場拍賣,是拍賣行占他的便宜。

所以,他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