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1 / 2)

鑒寶黃金手 天牛行空 1545 字 10个月前

徐景行的母親身份特殊,自然不會冒那種能給顧家招來大禍的風險,賺錢肯定要賺錢,但有顧家在,安安穩穩的小錢能賺很多年,相反,一旦顧家出事兒,再多的錢都是給別人賺的。

這個帳,聰明人都算的通透。

但其他拍賣行尤其是那些大拍賣行可沒這些顧忌,尤其是外資拍賣行,那真是來者不拒,雖然門檻也高,但壓價的時候壓的也狠。

如此一來,有些不甘心的賣家就把jī蛋分裝在不同的籃子里,一部分走常規渠道找拍賣行和古玩店合作,一部分分散流入地攤市場,還有一部分則送到地下拍賣會。

而且別看徐景行買的這些物件都很便宜,但別忘了,這里是有贗品的。

徐景行有本相之眼不會打眼,但其他買家呢?其他買家只要看走眼一次,賣家就白賺一筆,幾乎是零成本的那種。

所以換句話說,這些賣家看似良心,實際上會通過那些贗品收回一部分看似讓出去的利潤,賺的真不少。

要是真不賺錢,傻子才冒這么風險做這種買賣呢。

還是那句話,殺頭的買賣有人做,但虧本的買賣沒人做。

至於徐景行這些大小玩家,自然希望渠道越多越好,這種地下拍賣雖說有風險不能天天來逛,但偶爾來個一兩次卻沒問題,除非運氣極差,不然一般不會出事兒。

徐景行之前還不怎么把這些地下拍賣當回事兒,現在也有點喜歡了。

甚至想著要不要多找幾個類似的路子。

因此隨口問那老板:「你們這集會開幾天?三天?」

「你咋知道?」

「哈哈,國人搞集會不都這樣?要么一天,要么三天,要么七天,很少會用其他數字。」

「……還真是,」那攤主點點頭,「今天是最後一天了,小兄弟抓緊啊,錯過今天,下次估計要到明年了。」

「明年?有准確日期嗎?」

「我們這又不是真的趕大集,哪有什么固定日期。」

「看心情?」

「嗯,還要看行情和風頭,有的時候一年兩三次,有的時候兩年都沒一次,都是臨時通知的。」

「一般在哪兒開?」

「就島城周邊,顧客多是附近的,跑太遠了不方便。」

一邊閑聊,一邊掃貨。

不到兩個小時,五十萬現金就花的差不多了,至於收獲就更不用提了,快裝滿了整個後備箱,惹得不少買家和賣家頻頻側目。不過他身邊最惹眼的還是他那極高的效率,基本上不怎么觀察,走到一個攤位前隨手撈起一件看兩眼就問價,價格合適就掏錢,不合適就放下,一點也不墨跡,跟其他買家那磨磨蹭蹭大半天看不完一件的效率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他沒有特意計數,隱約記得應該是買了二十六到三十件左右,瓷器居多,金銀器也有,還有一件玉器,其中最有價值的是一個青花罐,賣家要價十二萬,他想都不想的就拿了下來。

因為那只大罐的物性很qiáng,靈氣也很充沛,品質很高,還有「大明正統年制」的六字楷書款,不出意外是到代的好東西,八萬塊錢連市場價的零頭都算不上,送拍賣行,成交價得加兩個零。

按說這個級別的好東西一般不會流落到這地方,就算賣家再怎么見不得光也不至於以區區八萬塊的價格賣掉。

所以他估摸著是賣方看走了眼,把這大罐當成了清仿瓷。

同樣品相的罐子,明代的正品和清代的仿品,價格差的不止一點半點,而是十倍二十倍的差距。

這罐子要是清代的高仿品,市場上也就五十萬左右的樣子,而且得是康雍乾三代的高仿才能賣出這個價,後邊幾朝連正品都不怎么值錢,何況是仿品。

但賣家走寶是所有買家求之不得的好事兒,徐景行當然不會客氣,毫不猶豫的將這罐子收入囊中。

中午主辦方給眾人提供了不少食物,不過部分人吃的都是自帶的干糧,倒是不少人喝了主辦方提供的礦泉水。

徐景行要的現金,也是飯點上送過來的,是兩個彪形大漢開車送過來的,那是鄭思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