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1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608 字 10个月前

皇宮內的氣氛格外緊張,盡管童貫極力隱瞞消息,但紙包不住火,西線軍大敗的消息還是被京兆府的官員秘密上書蔡京,整個朝廷的高層都已知曉。

大內總管李彥更是不會替童貫隱瞞,立刻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了天子趙佶,趙佶極為震怒,一連兩天在宮中大發雷霆,砸碎了無數碗碟茶杯,宮女宦官們都嚇得戰戰兢兢,他們很少看見一向輕言細語的天子如此怒火萬丈。

黃昏時分,十幾名宦官從內宮飛奔而出,跑去通知各個重臣,天子要召集軍政議事了。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重臣都沒有回家,他們知道今晚一定會有緊急議事,不多時,十幾名重臣從各個官衙趕來。

蔡京坐在一頂轎中前往延福宮,轎子是從隋唐的輿輦發展而來,輿架四周加了圍擋,加了頂蓋,無懼風雨,也有了隱私,在宋朝已經極為普及,《清明上河圖》中隨處可見,就算是普通人家也能使用,不過轎子主要是給女眷使用,男子一般騎馬或者騎驢。

皇宮內不准跑馬,但不少大臣上了年紀,步行也吃力,轎子就成了皇宮中很實用的通行工具。

「蔡相公請留步!」

這時,蔡京聽見後面有人在叫自己,似乎是太尉高俅的聲音,他立刻吩咐道:「停轎!」

轎子停了下來,蔡京從轎中走出,只見高俅氣喘吁吁從後面追上來。

「我已經晚了,想不到高太尉比我還晚。」蔡京笑眯眯道。

高俅奔上前,喘了兩口氣道:「正好有點急事耽誤了。」

高俅和蔡京並肩而走,高俅小心翼翼試探道:「看來西征大敗的傳聞屬實啊!」

「哎!」

蔡京低低嘆息一聲,「確實令人意想不到,也讓人很難接受。」

高俅向兩邊看了看,壓低聲音道:「相公不覺得這是好事嗎?」

蔡京淡淡道:「這要看從誰位置來理解了,對西夏或許是好事,可對我們大宋則是極為不幸,太尉說是不是?」

高俅心中暗暗罵了一句,立刻改變語氣,打了個哈哈道:「那是!那是!傷亡如此慘重,實在太讓人憤怒了。」

「我們還是乘轎走吧!別讓官家等久了。」

蔡京顯然無心和高俅多說,高俅只得返回自己轎子,兩人各自上了轎,侍衛抬著他們快步向延福宮而去.......

延福宮兩儀殿內,蔡京意外地發現太子趙桓也在,雖然太子也參加各種禮儀大朝,但商議重要軍國大事,太子似乎還是第一次出席,這讓蔡京心中感到一絲異常。

「天子駕到!」

蔡京無暇細思,只聽侍衛一聲高喊,眾人紛紛站起身,在一隊宮娥的簇擁下,趙佶鐵青著臉走進了大殿,十幾名重臣一起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免禮!」

趙佶揮了揮手,他在龍椅上坐下,努力將心中怒火平息下來,半晌才緩緩道:「想必眾卿都知道朕為什么要召集各位前來商議,朕今天已經接到童貫的快報,說西征遭遇了重大挫折,也就是承認傳聞是實,西線軍隊已經全軍覆滅,現在還剩東線軍隊在石州苦苦支撐,眾卿說說看,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眾人一起向蔡京望去,他是百官之首,當然應該由他先表態,但趙佶卻望向了太子趙桓,「太子先說吧!」

趙桓今年才二十歲,身材中等,皮膚白皙,長得溫文爾雅,前些年他比較活躍,加上酷愛打獵,常常和一些權貴子弟出城游獵,但自從父皇讓三弟趙楷去蘇州查辦朱勔後,趙桓突然變得成熟了,再也不和權貴子弟廝混,整天深居簡出,大臣們也很少看見他。

趙桓走出列,深深行一禮道:「父皇,兒臣也知道軍法如山,敗必懲,勝必賞,賞罰分明才是為帥之道,不管童太尉有千般理由、萬般解釋,在他手上喪送了十萬大軍和無數錢糧輜重是鐵的事實,所以兒臣建議立刻撤銷其兩路經略使之職,責令其回京接受質詢。」

趙佶點了點頭,看來兒子一番話說在他的心坎上,但他並沒有立刻下結論,這才看了一眼蔡京,「蔡相國的意見呢?」

蔡京早有腹稿,他走出來向天子和太子行一禮,不慌不忙說:「雖然童太尉的西線大敗應該追究責任,但老臣認為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畢竟征討西夏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東線依舊在激戰,如果東線能像之前那樣發揮神勇,連戰連捷,說不定也能扭轉整個戰局,那么作為主帥,這就是有功而非有過了。」

所有人都沒想到蔡京居然替死對頭童貫開脫,著實讓眾人大感意外,大家還以為他會落井下石,趁機扳倒童貫,不料他卻是卻是在替童貫說情,眾人面面相覷,想不通蔡京怎么會在關鍵時刻手軟了。

趙桓心中著實不滿,立刻質問蔡京,「請問蔡相國,指揮無策,導致十萬大軍全軍覆滅,近百萬石糧食、數十萬件兵甲和無數攻城武器被敵軍奪走,這個責任該誰來承擔?退一萬步說,就算有特殊原因才導致失敗,那特殊原因又是什么?朝廷該不該問清楚?至於說他進京會影響東線,那更是無稽之談,指揮東線戰役是由種師道全權負責,和童太尉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