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梁宦警告(1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724 字 10个月前

下午和刑部、大理寺約好一起商議三司會審之事,李延慶卻沒有了心情,便讓莫俊替自己前去,他還在為大朝之事心緒難寧。

這時,主簿劉信出現在門口,對李延慶道:「李御史,鄧中丞有請!」

李延慶點點頭,起身快步向二樓走去,一直來到御史中丞的官房前,只見官房門虛掩著,從門縫可以看到鄧雍的身影。

李延慶敲了敲門,「卑職李延慶!」里面隨即傳來鄧雍的聲音,「請進!」

李延慶推門走了進去,只見鄧雍滿臉沮喪地坐在著桌前,李延慶上前行禮,鄧雍嘆口氣道:「有個不太好的消息要告訴李御史。」

「朝廷要把我貶黜出朝廷嗎?」李延慶平靜地問道。

「貶黜倒不至於,但天子確實對你不滿,王相國qiáng烈要求將你貶到外地為縣尉,但范相國卻力保你,認為你忠心可嘉,難得白相國也替你說了好話,天子便再給你一次機會,他讓我警告你,不准你再出妄言,李御史,你讓我很難辦啊!」

「卑職很抱歉,讓中丞為難了。」

鄧雍沉默片刻道:「我想把你tiáo換個職務。」

「卑職不再審案了嗎?」

鄧雍注視著李延慶淡淡道:「這是我能盡到的最大努力了,如果你什么事都沒有,有人不會善罷甘休,我也沒法向天子交代,你明白嗎?」

「卑職願聽中丞安排!」

鄧雍沉思片刻道:「本來官家的意思是在御史台成立一個軍院,但幾個相國不同意,認為這屬於改制,牽涉太大,樞密事鄭居中也不同意,他認為這是奪樞密院的權,王黼就提出一個折中方案,效仿三司會審,由御史台、兵部和樞密院各派幾名官員組成軍監所,只針對這次北伐,北伐結束後軍監所解散,這個方案大家一致同意,已經報給天子了,我估計天子也同意,可問題是御史台我怎么安排人手?」

「中丞是希望卑職接手這個差事?」

鄧雍點點頭,「這其實也是范相國的建議,估計他會接受軍監所,所以他點名讓你代表御史台,我覺得這樣也好,你暫時離開御史台一段時間,但還是侍御史,這樣王黼也不會再盯住你,我也可以向天子交代。」

「可卑職是審案御史,我若離開,誰來接卑職的位子?」

鄧雍已經想好了,「我會推薦杜御史兼任審案主官,他負責興舉百官,實際上沒什么事情,他有時間顧及審案,而且他老成穩重,從前也做過審案官,經驗豐富,由他暫時替代你。」

「如果中丞已經決定,卑職沒有意見!」

「好!我就把你的名字報上去,另外你可以帶五名下屬,你自己挑選。」

鄧雍終於松了口氣,把李延慶tiáo去軍監所雖然不是貶黜,但因為是從御史台的核心位子tiáo去一個非御史台要務的偏冷位子,其實上也是一種變相暗貶,這樣他便可以向天子交代了,王黼也找不到自己的岔子。

而且李延慶tiáo去軍監所,也解決了他的一件頭疼之事,去軍隊監察後勤物資風險很大,非常容易得罪人,更重要是它是臨時差使,兩三年後再回來,位子也沒有了,一般人都不願意接手這種燙手差使。

既然范致虛指明要李延慶去,他正好做個順水人情。

........

莫俊從刑部回來,將一袋卷宗放在李延慶面前,「這便是張蒲案件全部材料,其實案子很簡單,劉宮娥和張蒲從小青梅竹馬,彼此早有情愫,這次劉宮娥被放出來,一心想嫁給張蒲,兩人已私定終身,但劉家卻嫌張蒲家貧,不同意這門婚事,正好劉宮娥被鄂州曹通判看上,想納她為妾,劉家便qiáng行將劉宮娥送去江夏,結果在過長江時劉宮娥跳水自殺.......」

不等莫俊說完,李延慶便擺擺手道:「這個案子不用管了,收拾一下東西吧!」

莫俊一怔,「官人,出了什么事?」

「我已經接受新的任命,參與軍需物資監察,審案一事以後就不由我管了。」

莫俊嚇了一跳,「官人又要回軍隊了嗎?」

「不是,還是在御史台......」

李延慶便將今天決定新成立軍需監察所一事簡單說了一遍,最後道:「御史台將派出一名侍御史和兩名監察御史為代表,侍御史由我出任,另外我還可以帶走五名隨從,我打算把你們三人帶走,再讓劉主簿推薦兩人。」

莫俊默然無語,李延慶看了一眼他,不解地問道:「你覺得不妥?」

莫俊長長嘆口氣,「官場最大的忌諱就是一個職務干不長,這樣就沒有資歷,沒有積累,官人出任審問侍御史還不到半年,剛剛有點積累就要換職了,將來在提拔評價時就要落下乘,在我記憶中,官人這兩年沒有一個職務做滿半年的,這也不是為官之道啊!」

「有的事情不是我能決定的,我也身不由己,不要再說了,收拾東西吧!」

李延慶隨即又將王教和劉方都叫了進來,給他們兩人說了自己即將換崗之事。

「我將代表御史台去軍監所任職,可以帶五名隨從,莫先生已決定跟我前往,如果你們二位願意,我也可以帶你們同去,至於收入你們大可放心,軍監所的收入只會比這里高,這件事我不勉qiáng,你們二人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