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1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436 字 10个月前

李延慶一行人是在第二天中午抵達相州湯yīn縣,知縣周春特地帶著十幾名衙役和幾輛牛車前來湯yīn縣最南面的驛站迎接,李延慶事先派張豹前來通知了他。

驛站內早已備好熱湯和飯菜,幾個大火盆將木炭燒得火紅,使房間里溫暖如春,在嚴寒中連續趕路三天的官員們早已疲憊不堪,進了驛站後誰都不想走了。

「各位!」

李延慶對正在吃飯的官員們笑道:「周知縣說要在湯yīn縣給我們接風洗塵,要不大家再辛苦一下,去湯yīn縣休息。」

汪藻擺擺手笑道:「吃完飯我還要泡個熱水澡,然後鑽進暖被窩里好好睡一覺,周知縣的美意我們心領了,實在不想動。」

難得汪藻的話被大家接受,眾人紛紛表態,這里就很舒服,都不想再走了。

李延慶見眾人確實疲憊,便笑道:「既然如此,大家今天就好好休息吧!明天一早我們出發北上。」

李延慶的這個決定得到了眾人一致鼓掌擁戴,李延慶搖搖頭,走出了飯堂,對正在院子里等候的周春道:「大家都疲憊了,不想離開驛站,湯yīn縣就不去了,明天一早我們直接北上。」

「那延慶要不要回鄉看看?」

李延慶點點頭,「我要回去祭奠一下母親之墓。」

「那就一起走吧!我們正好順路。」

李延慶匆匆吃了點東西,便帶著張鷹和張豹離開了驛站,騎馬和周春一起向湯yīn縣而去,快到李文村時,周春放慢了馬速,對李延慶道:「有一件事雖然不太好開口,但我還是有必要提醒你,今年湯yīn縣的秋糧和夏糧的產量都下降了三成,雖然和春夏間的干旱有點關系,但造成糧食產量下降的真正原因卻是你父親。」

李延慶一怔,「這和我父親有什么關系?」

周春一指北面被大雪覆蓋的田地道:「厚厚的積雪下面原來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和粟田,但現在已經不是了,都變成了花田,整個孝和鄉已經有六成的良田變成了花田。」

周春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你父親是想讓鄉親們多一點收入,可是越來越多的農田棄麥種花,湯yīn縣原本是產糧大縣,可今天的糧食產量居然比臨漳縣還低,今年我可以用旱災為借口向上解釋,那么明年呢?連續幾年糧食下降,朝廷會追責,我有高家為後台,大不了tiáo走,恐怕寶妍齋就會擔上毀農的罪名了,後果極其嚴重。」

李延慶當然知道周春並不是危言聳聽,農業是歷朝歷代的根本,手工業再繁盛也不能威脅到農業,父親確實考慮不周,在南方種花也就罷了,偏偏要在湯yīn縣這種傳統產糧大縣種花,這確實會引發十分嚴重的後果。

他當機立斷道:「我回去後就告訴父親,讓他大幅度削減湯yīn縣的花田,所有損失讓寶妍齋承擔,明年不會再讓你為難!」

周春抱拳笑道:「那就多謝了,有什么需要盡管告訴我,我先告辭了!」

「這次讓周兄費心了,多謝!」

周春帶著衙役走了,李延慶一直望著他走遠,這才tiáo轉馬頭進入了李文村。

雖然臨近新年,但李文村卻顯得十分冷清,這也難怪,村中大半人口都去了京城或者南方,留在李文村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婦孺了。

「御史,這就是你的家鄉嗎?」張鷹在一旁笑問道。

「是啊!」

李延慶用馬鞭指著一條小道說:「我從前天不亮就沿著這條小道去鹿山鎮讀書,那時樹還沒有這么大,現在都長成參天大樹了。」

李延慶沿著小道一路回家,路上居然沒有遇到一個人,片刻,他來到老宅前,老宅保持著原貌,門半開著,依稀可以看見忠叔正在院子里給毛驢梳毛,這頭毛驢還是當年童子會的獎品,十幾年過去了,小毛驢也變成了老毛驢。

「忠叔要出門嗎?」

李延慶笑著牽馬走進了院子,忠叔嚇了一跳,「是小官人回來了,我現在耳朵有點背,剛才沒聽見!」

忠叔連忙上前接過馬,回頭向屋里的老伴喊道:「老婆子,小官人回來了,趕緊燒熱水!」

「忠叔身體還好吧?」

「除了耳朵不好,牙有點松動外,其他還好,老爺有沒有一起回來?」

「他沒有回來,我也只是路過湯yīn,祭奠一下母親就走,實在沒有時間,晚飯也不用准備了。」

「我知道了,小官人現在就要祭奠嗎?」

「如果方便的話,我現在就先祭奠。」

李延慶讓張鷹和張豹進客堂休息,他則跟隨忠叔來到宅後的母親墓前,母親的墓地收拾十分整潔,墳頭沒有雜草,李延慶將香爐和祭品擺放在墓碑前,又chā上三支香,合掌喃喃道:「母親,孩兒來看你了,希望下次再來時,孩兒能把您的兒媳婦也帶來,願母親安息!」

低聲說完,他又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又將紙錢在墓碑前燒了,他這才起身拾起掃帚清掃墓地,這是湯yīn縣的風俗,祭祀父母後必須做點什么,要么拔去墓上雜草,要么打掃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