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關注(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14 字 10个月前

李延慶接過報紙便立刻攤在桌上,《朝報》的頭版頭條是一系列的冊封和病逝消息,王子趙柄被為昌國公;太子太保蔡攸被任命為河北、河東宣撫副使,常德軍節度使譚稹被封為太尉,嗣濮王趙仲御逝世。

李延慶又報紙上四處尋找,最後在背面找到了一則有關北伐的消息,童貫令人拿天子手諭要求遼國舉國投降大宋,宋朝將給予遼國貴族庇護,但招降被遼國皇帝耶律淳嚴正拒絕,遼國派耶律大石和蕭干臨時招募四萬疲弱之軍准備迎戰大宋二十五萬大軍,報紙的最後評論是:『雖以卵擊石,但尤顯悲壯。』

李延慶又在朝報上找了半晌,但始終沒有再找到有關北伐消息,他便將朝報丟在一邊,又攤開《小報》,准備在小報上尋找北伐的消息。

李延慶現在倒挺相信小報的消息,上個月《小報》進行了北伐系列分析,基本上和實情相符,比如北伐主將陣容,鄆王趙楷為主帥,童貫為宣撫制置使,劉延慶和辛興宗為東西兩路都統制,統帥十五萬大軍北伐,河北兩路出動十萬禁軍、廂軍為策應,事後證明他們的推測完全正確。

再比如,小報發現鎮壓方臘造反凱旋歸來的西軍正好也是十五萬,和北伐大軍人數一樣,他們便推斷這次北伐是以西軍為主。

小報又分析西軍有兩支,一支是駐扎在河西和陝西路一帶的河朔軍,另一支就是種師道統帥的河東軍,目前河東軍主將是姚平仲,副將種師中,既然姚平仲和種師中都沒有出現在北伐陣容中,說明河東軍沒有出戰,而是由河朔軍擔任主力。

李延慶很贊同小報的分析,他記得種師道給自己說過,河朔軍只有一支jīng銳,那就是劉法手下的五萬軍隊,隨著劉法不幸陣亡,他手下剩余的兩萬jīng銳都被童貫喪送在西夏了。

現在的河朔軍都是西夏之戰後才招募的新軍,和方臘手下的烏合之眾打仗還可以,可真正遇到凶悍善戰的遼軍,那勝負真的難說了。

李延慶在《小報》第二版的北伐專欄上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內容,『據北伐軍高層將領透露,河北戰備狀況和去年年初軍監所的監察結果沒有任何變化,軍隊高層哀嘆,『軍監所解散,無人再關注此事,』軍備狀況嚴重不足,令人觸目驚心,軍糧運輸緩慢,導致北伐軍中缺糧,軍卒食不能飽腹,盔甲不能遮身,士氣低迷......』

這個消息讓李延慶大吃一驚,難道一年多的時間,河北戰備沒有任何改善嗎?

李延慶記得當時朝廷是派相國白時中去河北查處轉運使梁方平,結果梁方平叛逃金國,白時中由此被王黼彈劾罷相,河北戰備無人負責,也就不了了之。

這時,楊菊和周平也聞訊走進房間,楊菊急問道:「北伐情況如何?」

李延慶嘆了口氣,「遼國拒絕招降,用耶律大石和蕭干為大將,臨時募兵四萬迎戰宋軍。」

周平眉頭一皺,「才四萬人,還是臨時招募,宋軍可是有二十五萬大軍,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李延慶搖搖頭,「朝報上也這樣說,但耶律大石和蕭干都是遼國名將,尤其耶律大石是契丹人中的唯一進士,文武雙全,就怕哀兵必勝啊!」

「可就算如此,兩國兵力也相差太大,況且遼國背後還有金兵虎視眈眈,遼國腹背受敵,縱是白起再世恐怕也無力回天了。」

李延慶搖搖頭,「你們是不了解女真人啊!女真人jiān詐而不守信,在宋遼兩軍交戰之時,他們絕對不會進攻遼國,他們要用遼軍來當磨刀石,試一試宋軍這把刀的鋒利程度,恐怕最後的結果會讓所有人都掉一地的眼珠子。」

楊菊和周平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縣君有點太悲觀了!」

李延慶淡淡一笑,「那我們就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