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2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89 字 10个月前

「這倒也是,明後天我去看看他,你們快進府,外面冷!」

李延慶和妻子進了曹府,曹選對李延慶笑道:「老爺子在等你呢?我們先去他那里坐一坐,回頭我們再喝一杯。」

「好!先去看看老爺子。」

李延慶讓妻子先回院子,他自己則跟隨丈人向曹評的住處走去。

.......

雖然曹評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依舊聲音洪亮,中氣十足,舉手投足都有qiáng大的氣場,「我十月份專門去了一趟杭州,我還以為方臘把杭州破壞殆盡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杭州還是蠻不錯的,我准備再買一千畝地,延慶幫我拿個主意吧!」

李延慶笑道:「祖父不是已經在臨安買了一千畝地嗎?再買一千畝地應該不需要我拿主意吧!」

曹評搖搖頭,「延慶,這里面沒有外人,我就給你說實話,一旦金國南侵,從河北到中原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根本就抵擋不住金兵的鐵蹄,遷都是必然了,我考慮要么是遷去京兆,但如果金兵封鎖函谷關一線,那京兆就徹底和中原以及南方失去聯系,要么遷去巴蜀,也不現實,畢竟還有南方,所以想來想去,遷都去江南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把後路找好,你上次建議杭州,我也覺得不錯,但蘇州也有可能,還有荊襄一帶,你說要不要三頭押注?」

李延慶想了想道:「荊襄不可能!」

旁邊曹儼笑道:「延慶說得這么武斷啊!荊襄還是我提的建議呢?」

「荊襄無非就是襄樊或者江夏,襄樊是戰略要地,東面是桐柏山,西面是荊山,襄樊正好位於這個南下的戰略口上,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爭會很頻繁,都城不可能放在這里,而江夏人口太少,交通不便,我在嘉魚當了兩年縣令,很清楚這一點,而江南自古富庶,人口眾多,無論農業還是手工作坊都非常繁盛,所以歷史上北方政權南遷,都會選擇江南,其實我倒覺得江寧是個很好的選擇......」

「不可能!」曹評擺擺手,「朝廷再不濟,也不會選南唐故都,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所以只剩下蘇杭了!」

李延慶笑道:「我之所以沒有考慮蘇州,主要是從交通以及糧食運輸上考慮,蘇州地勢不錯,背靠太湖,又有通濟渠貫通,商業也極為繁華,可蘇州最大的弱點就是不靠海,而杭州不僅有蘇州所有的優點,更重要是它靠海,不管是糧食漕運還是和泉州、廣州等地聯系,以及海外貿易,都要比蘇州便利得多,所以我敢斷言,如果朝廷將來考慮遷都,一定是選杭州。」

大堂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回味李延慶的話,李延慶當然也知道歷史上南宋定都臨安絕不是頭腦發熱,而是再三斟酌考慮的,應該和自己的想法八九不十。

「好吧!既然延慶這樣認為,那我們曹家經營的重點就放在杭州錢塘縣!」

曹評一言九鼎,立刻就定下了方向,停一下,曹評又問道:「延慶再給個建議,在杭州哪一片拿地最好?」

李延慶沉思片刻道:「一般而言,西湖周邊最好,北面都是平坦土地,商業也很發達,但我建議曹家買下南面的鳳凰山。」

曹儼眉頭一皺,「延慶,我們也請高人看過風水,鳳凰山一帶王氣旺盛,是建造宮殿之地的首選,如果真的遷都臨安,選鳳凰山造宮殿,那我們買下鳳凰山,豈不是不智了?」

李延慶微微一笑,「如果是寶妍齋,我絕不會建議去買鳳凰山,一介商人嘛!土地說征就征了,最多給你幾個小錢做補償,但曹家的鳳凰山,朝廷能說征就征嗎?」

曹儼一拍額頭,「我明白了,還是延慶高明啊!」

曹評眼中贊許之意更加濃厚了,他對幾個兒子道:「你們都下去吧!我再和延慶單獨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