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備戰(1 / 2)

寒門梟士 高月 1380 字 10个月前

這時,那身著冷鍛甲的甲士大喝一聲,開始飛奔跑來,「射擊!」押隊也下達了射擊的命令。

二十支神臂弩一起發射,二十支弩箭脫弦而出,qiáng勁地射向已經沖到八十步外的甲士。

黑甲士兵忽然停止了奔跑,揮舞斬馬劍向迎面射來的箭矢劈去,只見寒光一閃,七支箭被劈飛,但還是有十三支呼嘯飛來的弩箭射在甲士身上,很多人都不忍再看,扭過頭去。

qiáng勁的弩箭使甲士連退兩步,奇跡在這時發生了,箭矢紛紛落地,竟無一支釘在鎧甲身上,黑甲士大喊一聲,開始繼續奔跑。

眾人頓時歡聲如雷,熱烈的鼓掌聲響成一片。

這時,甲士走到李延慶身邊,脫去頭盔,赫然是統領關勝,不少人都驚呼起來。

李延慶微微笑道:「關將軍從現在開始就是重甲步兵營的統制,在此之前軍隊已經訓練了四個月,這第一千件冷鍛甲的完成,便意味著重甲步兵營正式成立,它的軍力能擴展到多少,就掌握在諸君的手中。」

工匠再一次熱烈鼓掌,關勝向眾工匠深深行一禮,感謝他們造出的冷鍛甲。

........

離開鎧甲坊,李延慶又來到了隔壁的弓弩坊,弓弩坊的占地更大,主要是各種大型攻城器械也在這里制造,李延慶並不缺少弓弩,他軍中的神臂弩就有兩萬余支,普通軍弩更是超過十萬支。

他現在缺少的是大型攻城武器,包括大型火砲和巨型投石機,現在工匠們正在制造一種超巨型的投石機,太原城也曾經有三架,只是沒有發揮作用。

從去年初開始,當時還在太原城作戰的李延慶便下令京兆府工匠著手制作超巨型投石機所需的拋桿,這種拋桿一般要兩到三年才能完成,就算用快速烘干法,也至少要一年的時間,工匠們不負眾望,用一年的時間造出了上百根超長拋桿。

拋桿每一根長達八丈,用這種拋桿制作的超巨型投石機可將百斤大石拋射到四百五十步至五百步外,是攻城的絕對利器。

李延慶要求在二月底之前完成五十架超巨型投石機的制作,走進弓弩坊廣場,百余名工匠正在忙碌安裝這座超巨型投石機,陪同李延慶的軍器司司正孫啟功對李延慶道:「目前已經完成四十七架投石機制造,因為經略要求時間很緊,所以大型火砲只能暫停,火砲到目前為止只造成十部,後續的三十部都停止了。」

李延慶點點頭,「十部火砲足夠了,關鍵還是超巨型投石機。」

說到這,李延慶一指遠處已經造好的兩架超巨型投石機道:「我不是說過要拆散攜帶嗎?為什么還要組裝起來?」

「經略有所不知,投石機必須要先完成正品,測試無誤後,才拆散用油紙和布匹包裹起來。」

「原來如此!」

李延慶這才明白制造投石機的必要流程。他慢慢走到兩架超巨型投石機面前,仰望著這兩座龐然大物,就好像在望著兩座史前恐龍一樣,兩根長長的拋桿仿佛就是他們的尾巴,兩座投石機至少高四丈,四根主干支架就像象腿一樣粗壯。

「現在已經四十七架了,還有三架幾時可以完成?」李延慶問負責投石機的工頭。

工頭是個老者,他恭恭敬敬答道:「啟稟經略使,我們現在准備的材料還能制造八架投石機,三架投石機兩天內可以完成,如果是八架,十天內完成。」

李延慶點點頭道:「就做三架,其余作為配件,損壞時可以隨時更換,我建議准備更多的配件。」

「小人明白了,我們會全力以赴。」

........

從軍器司出來,李延慶隨即來到軍營,在去年十月的軍事會議後,京兆軍在巴蜀、陝西路、河東路又招募了十二萬新軍,使西軍總兵力達三十五萬人之眾,其中京兆軍就達二十八萬,成為大宋名副其實的第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