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紀效新書》(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27 字 10个月前

李悠帶著戚繼光辛苦籌措的銀子,懷著極其嚴肅的心態前去...行賄,好吧,這種心情的確有些違和,但卻也是李悠心情的真是寫照;沒辦法,我大明早就被嚴嵩一黨折騰的烏煙瘴氣了,想要維系戚家軍的存在,守護海疆的安寧還必須得使出這種手段才行。

故而戚繼光的行賄不僅沒有讓李悠對他另眼相看,反而愈加崇敬起來,為了守護一方平安,甘願去做這些自己十分不情願的事情,這絲毫不會減少戚繼光身上的光彩。

所以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李悠並沒有用戚繼光的銀子購買禮物,而是打聽清楚這位胡公子的喜好之後,從賀蘭進明的財寶中選出幾樣禮物送上,很圓滿的完成了這次任務,然後快馬加鞭回到台州,在戚家軍的這段日子讓他感到受益匪淺,他不肯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馬上就要到嘉靖四十年了,這一年台州之戰即將展開,他能留在大明的日子實在不多了,必須要珍惜才行。

「晚生幸不辱命,胡公子收到禮物非常高興,看來接下來幾個月我們能安心練兵,靜候倭寇的到來了。」回到戚家軍大營之中,李悠向戚繼光匯報道。

戚繼光耐心的問完李悠送了什么禮物、胡公子收到禮物是什么樣的表情等等,才感慨的說道,「這些禮物的價值遠在我給你的銀子之上,文陽莫不是自己出錢了?」

「非也,只是晚生碰巧知道那里可以便宜買到這些東西罷了,並無超出戚將軍所給的花銷。」其實根本就是一文錢都沒有花。

「若非文陽,恐怕其他人無論如何也辦不好這件事。」戚繼光對此事的結果還是很滿意的,可是他家境貧寒一時卻也找不到什么合適的東西獎勵李悠,想了半天起身拿出一疊書稿遞給李悠,「這是戚某正在撰寫的兵書,文陽若是有興趣不妨拿去看看。」

「兵書?」李悠頓時來了興趣,戚繼光在兵法上的造詣可是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說是華夏古典兵法的最後一位大家,他所著的兵書必定了得。

關於戚繼光在兵法上的造詣,有這么一個傳說,據說戚繼光在應考武舉後背tiáo往薊門呆了三年,在此期間他整日研讀《孫子兵法》,並對這本華夏兵法的聖典進行了批判分析,從中總結出了屬於自己的兵法。

比如《孫子兵法》上說:勿擊堂堂之陣,戚繼光卻認為:當以數萬之眾,堂堂正正,彼來我往,短兵相接;《孫子兵法》又說:佯北勿從),戚繼光繼續批判:收軍整隊,留人搜瞭,擂鼓追逐;正是這種不盲從權威的jīng神方才造就了戚繼光jīng深的兵法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