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西域局勢(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30 字 10个月前

「此事卻要從數年前說起。」久在西域的杜環稍微落後李悠半個馬頭,開始給他講述起西域近些年的局勢來。

此時的西域和大漢之時卻有幾分相似,由於西域地形復雜、氣候條件惡劣,很難誕生一個統一而又qiáng大的國家,這對中原的漢室王朝來說是幸運的,但對西域各國卻是不幸的;中原的漢室王朝不用擔心自己在西邊會遇到一個qiáng大的對手,而西域那些小國卻不得不為了生存亦或是久遠的仇恨而展開相互廝殺。

直到百年前大唐名將程知節、蘇定方、薛仁貴陸續出擊,大敗控制著西域的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並將其俘獲,西突厥自此亡國,大唐再西域先後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對該區域內的眾多小國進行管轄,並屢次擊敗進犯西域的吐蕃人。

雖然依靠從西域獲取的進貢和稅賦無法供養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龐大的軍隊及官吏的開支,但這兩個機構卻也維護了大唐西域邊陲的和平,不至於將大唐統治中心關中地區直接bào露在敵人的面前。

而西域各國也從中獲取了無數好處,一來他們可以通過朝貢體系從大唐朝廷那里獲取超額利潤,二來那些來往於絲綢之路的商人為這些小國帶來了無盡財富,三來在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對這些小國並不進行直接統治,只要稱臣納貢,服從屬於大唐,都會受到大唐朝廷的冊封,並繼續保持相對的獨立和自治,而在遭受動亂或被他國侵犯時,又可獲得大唐軍隊的支援,這對經常受到吐蕃sāo擾的他們來說是極有好處的,他們也需要大唐這樣一個qiáng大的國家來保護他們的平安,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唐這種溫和統治對西域各國都有極qiáng的感召力,甚至連蔥嶺以西的薩珊波斯和天竺等國都希望通過這種關系而得到大唐的庇護。

qiáng大的大唐和占據了地理優勢的吐蕃在西域互有來往,但總體上還是保持著一種性對平衡的態勢,但是隨著被稱為白衣大食的倭馬亞王朝崛起,阿拉伯鐵騎進入到蔥嶺以西,占領了阿姆河和錫爾河下游之間的地區。

當大食加入到西域的紛爭之後,原本大唐和吐蕃的兩方對峙變成了大唐、吐蕃、大食的三方博弈,局勢日益錯綜復雜起來;三國演義中記載的事跡仿佛在西域重現,三方任何一方的實力都不足以同時擊敗其他兩國,因此時而大唐和大食聯合對付吐蕃,時而大食與吐蕃結盟攻打大唐。

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十多年前,白衣大食的擴張達到了極限,他們在西方被法蘭克王國宮相「鐵錘」查理-馬特所擊敗,境內教派沖突持續,數位倭馬亞王朝哈里發接連死於刺客之手,國內各大實力派紛紛發起叛亂,白衣大食漸漸退出了西域的爭奪。

吐蕃借機利用和親和武力征服的方式控制了蔥嶺以南最大的兩個國家大勃律和小勃律,吐蕃贊普將自己的公主嫁給了小勃律的國王蘇失利之,並借此機會控制了西域二十多個小國,導致大唐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朝貢之路為之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