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太學士(500月票加更)(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23 字 10个月前

早朝之上,群臣又開始了新一lún的爭吵,這次率先站出來的是兵部給事中唐萬年,他一開口就將太尉袁汝夔和兵部尚書王季和罵了個狗血淋頭,「我大魏每年花費在軍用上的銀子不下千萬,而今小小北虜犯邊,太尉和本兵卻一再避戰是何道理?朝廷設此二職正是為了御敵於國門之外,而若是如此當避位讓賢,又何必再屍餐素位?」

「爾等說得倒是輕巧,自去年以來御駕親征大敗、先皇駕崩、新皇登基,那個不是流水般的花費銀兩?如今國庫早已空空如也,重整京營禁軍之事一拖再拖,戶部tiáo撥過來的銀子不足征兵所需的三成,沒有銀子又何來的兵馬抵御北虜?」袁汝夔這邊自然不甘退讓,不等他發話,新任兵部侍郎裘伯濟就出言反駁,雙方頓時掐成了一團。

「好了,朝堂之上本是商討朝政大事之處,爾等如此模樣成何體統。」太後揉了揉發脹的太陽xué,出言喝止了群臣的爭論;她本以為之前朝政的動亂只是因為李圭和群臣不合的緣故,現在新皇登基應該會好一些,誰知道如今爭吵的卻是愈加厲害了,她將目光投向楊介夫,把希望寄托到了他的身上,「楊相國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楊介夫顫顫巍巍地走到中間,「老臣以為唐括部如今尚未攻打邊關,我等就如此慌亂實屬不智,如今當派遣得力大臣北上打探究竟之後方才好做決斷。」楊介夫對此也是無能為力,若想作戰大魏沒有這么多的兵力,若是求和傳出去他就要晚節不保了,在已經決定辭官歸隱之後楊介夫可不想為他們背這口鍋,於是使出了拖字訣,只待在打探消息的大臣回京之前此去官職告老還鄉,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

「是啊,如今唐括部雖然厲兵秣馬,但兵部尚未收到邊關遭受攻擊的消息,如今我大魏若是派遣大軍北上,恐怕容易引起誤會,反而不美,還不如派遣使者前往唐括部之中重立新約。」王季和直接將楊介夫的意見當成了求和,想要把他拉到自己一邊,崔太沖等人當然不肯讓他如願,於是乎群臣又開始了新一lún的爭吵。

只是今日盧承慶為首的主戰派似乎有些不給力,竟然被袁汝夔為首的主和派壓了下去,太後似乎也對打仗不感興趣,言語之間多有偏向,若不是時機未到恐怕就要開始討論北上唐括部的使者了。

朝會散去,主和派紅光滿面,主戰派垂頭喪氣,但盧承慶等幾位大佬卻依舊不為所動,眼中暗含笑意,似乎今日的局勢盡在他們的掌握之中。

接下來數日,主和派的聲音越來越大,太後甚至已經開始命人查找遠支宗室之中年齡合適的女子,似乎大有和親的打算;而主戰派卻在他們的進攻之下連連退縮,眼看著就要支持不住了,袁汝夔等人得意之余卻沒有想到盧承慶的殺招根本不在朝堂之上。

眼下距離恩科開考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從全國各地聚集到京城的士子越來越多,這些士子深知道名聲的重要性,所以除了少數人整日躲在客棧溫書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呼朋喚友cào辦詩會文會以求揚名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