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退兵(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15 字 10个月前

此戰,夷列刺的萬人隊被李悠全殲,一萬兵馬僅有數百人逃回京城,消息傳出各方反應不一,北虜收攏了自己兵力並嚴禁小部兵馬外出劫掠;京城四周的勤王軍從李悠的這次大勝之中收獲了勇氣,也開始向著北虜發起試探性進攻,雖然依舊敗少勝多,但卻也讓北虜的壓力大了起來,他們在南下之後第一次感到了被動。

消息同樣傳到了內城之中的大魏朝廷耳朵里,太後聞訊不僅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擔心起北虜大營中李沖的安危來,可是現在他們已經無法約束勤王軍,只能在此派出陳靜庵向袁章請求早些達成議和。

阿魯布也將袁章叫來商量對策,「我決定率軍南下,徹底掃除李悠的勤王軍,不知國師意下如何?」雖然此前略有分歧,但袁章現在依舊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大可汗萬萬不可。」袁章沒有拿此前的一月之約說話,他知道李悠根本不會在乎這些,「若大可汗帶的兵少了無感殲滅這股魏軍,而要是帶的多了則京城又有危險,此時京城四周的勤王軍不下數十萬,若被他們攻入京城,對我北國大為不利。」

南方是魏國的地盤,如果阿魯布率領大軍出征,李悠不一定會和他們正面對抗,而是會選擇利用自己對地理的熟悉引誘阿魯布大軍深入,再尋覓合適的機會發起進攻,北國兵力寶貴不能浪費在這里;再者上次和阿魯布的分歧也讓袁章意識到現在北國並沒有做好一統天下的准備,所以他打算啟用另外一個方案。

「如今內城攻破,將大魏朝廷徹底盪空只在旦夕之間,與之相比李悠的大軍反倒是小事了,只要我大軍不露出破綻,他們也不敢來sāo擾。」袁章解釋道,現在李悠手上的兵馬還是有些少了,對京城的局勢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因而眼下還是等他們送來最後一批財貨工匠之後,滅掉大魏朝廷將朝臣盡皆帶回北方再說。」

「聽國師的意思是現在我們還不能將京城據為己有?」阿魯布敏銳的發現了袁章話里隱藏的意思,這讓他覺得有些不甘心。

「北國人口稀少,暫時沒有一統天下的實力,若是占著京城徒惹人恨,還不如讓出來讓那些魏人爭個痛快,我等則以龍城為都立國,靜觀其變。」袁章說出了自己的計劃,「大魏將藩王分封各處,若太平時則保證無人可以撼動皇帝的帝位,但若是咱們將太後和皇帝都擄去龍城,則大魏一時之間找不出一名可以服眾的新皇帝,各地豪門大戶為了一己之私定會擁立不同的皇帝,整個大魏就會成為一盤散沙,無力與我北國抗衡,而我等則可以接著這個時機緩緩積蓄實力,逐漸消化宣大一地,待宣大徹底能為我所用之後再南下將其各個擊破不遲。」

任何一名大魏的官員都知道只有他們重新統一在新皇帝的寶座之下,才有實力和北國相抗衡;但是在一名英名果決卻距離自己頗為遙遠的藩王,和一名身處自己轄地能為自己所控制的藩王之間,他們肯定會選擇後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的最大利益;袁章對大魏豪門高官的心思摸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