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巾幗英雄許夫人(2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30 字 10个月前

「什么?泉州城已經被攻破?蒲氏一族盡皆被殺?」許夫人聽到這個消息後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的大仇終於得報,悲的卻是自己未能親手報仇。

張世傑的親信立刻一五一十地將從崖山一戰到泉州的事情細細說完,並且點名自己來意,送上張世傑的親筆書信,「許夫人,陳將軍,如今唆都的大軍已經近在咫尺,陸相公有請二位前往泉州一同迎戰。」

許夫人和陳吊眼交換了個眼sè,他們的眼中都沒有絲毫猶豫,「正當如此,若是由陸相公獨自領兵迎戰,豈不是說我福建無人?」許夫人之果決遠勝男兒,她扶著腰間的雙劍說道,「還請試著稍事歇息,我這就下去整軍,明日一早我率領大軍隨你一道趕往泉州。」

許夫人這一對雙劍卻也並非凡物,她自yòu著男裝,平時喜擊劍弄鐵丸,有穿柳貫風之術,且學得少林輕功。有一次與許漢青結伴到山中打獵,偶得一雌雄雙寶劍,jīng瑩皎潔,鋒利無比。據說是周時所鑄,歷時二千年許。許夫人秘藏之不輕意示人。每逢月明之夜,便於庭院中把玩,左右盤旋,上下飛舞。倘若觀者以豆撒之,以水撒之,不能近身,可見功夫之純熟。

若非如此她也無法壓服眾人擔任義軍首領,自從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南下崖山之後,她就和陳吊眼一起率領義軍在福建堅持抗元,如果沒有李悠的出現,他們二人會在今年率領五萬畲漢義軍攻破漳州。

日後更是擴軍至十五萬,元軍屢屢攻擊不果,只能依靠叛將黃華的幫助漸漸擊潰義軍,最後被元軍元帥完者都高興假借議和的名義俘虜,葬身於漳州城中。許夫人殉國之後,晉江東石鄉民為紀念許夫人之忠烈,於許宅巷立宮祀之,表曰「東宮夫人」,至今仍受到華夏百姓的香火祭祀。

李悠在後世去福建旅游之時也曾聽聞過許夫人和陳吊眼的傳說,因此對他二人格外敬重,當得知義軍靠近泉州時,立刻出城十里前往迎接,這番禮遇讓許夫人和陳吊眼大為感動,對李悠愈加佩服起來。

進入泉州,將義軍安排到這幾日宋軍為他們搭建好的營地之內,李悠對他們說明了眼下的局勢,「如今唆都大軍距離泉州已經不足百里,最多再有三日的功夫他們就該到泉州城下了,本相打算率軍出城與唆都一決生死,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吾觀大人麾下士卒,卻是和上次大不一樣,比之那蒙古jīng騎也不遑多讓。」雖然只是匆匆幾眼,但許夫人已經看出了鄭和手下士兵的不同,「野戰之中雖是騎兵更有優勢,但既然大人如此決定,想必已經有了克敵制勝的辦法,若是有我等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我等決不推辭。」

此真乃巾幗英雄也,許夫人的這一番話說得李悠極為佩服,先是顯露了自己敏銳的觀察力,接著又不露聲sè的點明了宋軍眼下的弱點,最後表明願意聽從李悠的合理安排,堪稱滴水不露,遠勝過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好,既然如此,還請二位與我一道去見識見識鄭將軍的麾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