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三神器與蘭奢待(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14 字 10个月前

「既然倭國天皇已經決定改稱倭奴國王,那么三神器留在倭國也就沒什么用了,這三樣東西就當做古董抵給我大明吧。」當年倭國在中國搶走了多少寶物?現在也該lún到他們享受這種待遇了。

光是書法這一項,就有書聖王羲之的手書就有《喪亂帖》、《二謝帖》、《得示帖》藏於倭國的皇宮之中,《蘭亭序》摹本不計其數;王獻之的《地黃湯帖》,褚遂良的《孟法師碑》、《文皇哀冊》,蘇軾的《寒食帖》先藏於東京後被還給寶島故宮博物院;傳世最古老的書寫經《菩薩處胎經》五貼,此外顏真卿、歐陽詢、祝允明、董其昌等書法大家的珍卷不計其數。

書畫上有李迪的《紅白芙蓉圖》,宋代《無准師范像》、《瀟湘卧游圖》,牧溪法師《觀音猿鶴圖》;瓷器有曜變天目茶碗等;樂器有螺鈿紫檀五弦琵琶等;青銅器有猛虎食人卣等等,這些都是故宮博物院都沒有的國寶級珍品,除了少部分是由遣唐使以及東渡日本的僧人帶來之外,其余大多是在清末之後的戰爭中被倭國搶回本土的。

每每在網絡上看到類似的消息李悠都痛心不已,現在有了終於可以報仇的機會怎肯錯過?所以他一開口就索要了倭國最為珍視的寶物三神器,這三樣神器乃是天叢雲劍、八尺瓊勾玉和八尺鏡,據說是天孫降臨時,天照大神授予瓊瓊杵尊並由日本天皇代代繼承的寶物,在地位上和中原的九鼎、傳國玉璽相當,是倭國皇室正統地位的象征,但是他們現在既然已經去除了天皇名號,那么有倭奴國王金印作為傳承的象征也就夠用了。

當然隨著歷史的流逝,這三樣神器的命運也是極為多舛,在平安時代末期,源家大將源義經帶兵打入京都,而在京都的平家則帶上三神器以及年yòu的安德天皇逃亡海上,後源義經與平家決戰壇蒲,平家戰敗,平清盛之妻平時子即安德天皇外祖母懷抱安德天皇攜三神器投海自盡,源義經派人打撈三神器,最終只得神鏡與神璽,天叢雲劍下落不明;而今倭國皇室所收藏的鏡和玉或許還是真品,但天叢雲劍大概就是仿造品了。

不過李悠並不在乎,掠奪三神器最主要的還是削弱天皇的正統性,以倭奴國王金印來替代是坐實倭國自古乃是中原藩屬的事實,只要這三樣東西不在倭國本土就好。

一聽到要這三樣東西,但凡對天皇有所忠心的大名及大臣立刻面如土sè,只不過如今的天皇尚沒有後世軍國主義盛行時那樣崇高的地位,所以並沒有經過多么艱難的掙扎,李悠就得到了這三樣東西,至於價格么每樣就抵了一萬兩銀子的債務。

「此外據聞書聖的《喪亂帖》如今也藏在倭國,此乃我中原固有之物,爾等需尋來還給我大明,此物卻抵不得賠款。」《喪亂帖》是如何流入倭國的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被遣唐使帶回倭國的,其二是在鑒真東渡時隨船抵達倭國,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也該讓這卷國寶重回中原了。

對此德川秀忠等人皆無異議,接著李悠又開始索要另外一項倭國國寶,「據聞蘭奢待號稱天下第一名香?此等寶物不是爾等可以享用的,當進獻給我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