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回京(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30 字 10个月前

關於大明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明亡於建奴,有人說明亡於流民,當然也有說明亡於東林,明亡於小冰河期的,但是還有一種說法也是頗有道理,那就是明實則亡於財政問題,到了大明末期,朝政敗壞,朝廷已經無法有效的收繳賦稅,導致朝廷用度日益不足,再加上流民、建奴等的打擊,大明就這樣消亡了。 更新最快

但從陝西各地的流民來看,這種說法也確實有道理,如果楊鶴手中有充足的錢糧,可以支撐他順利的完成剿撫的任務,那么日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成不了什么氣候,因為中原的百姓總是最順從的,只要他們有一條活路,誰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去造反?

對於這些走投無路,不得不去起來造反的百姓李悠很是寬厚仁慈,可對那些野心之輩,還有在造反過程中被殺戮迷花了眼睛,再也回不去的家伙,就沒這么容易放過了,每招撫到一批流民,李悠總會讓人對首領的罪責進行嚴加審問,一旦發覺有濫殺無辜之類的罪責通通斬首示眾,被攜裹的流民則是給他們一筆錢糧,讓他們依舊回鄉下耕種。

此外,對於那些貪wū腐化的官員,和苛待百姓的土豪劣紳,李悠也是嚴加處置,如果不是他們,又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流民?反正只需要隨便找找,就能從這些人身上翻出無數罪責,到也不怕殺之無名。

要是那些流民害怕家鄉的官吏士紳報復不敢還鄉,李悠也是另有安排,願意繼續耕種的,在其他地方tiáo撥土地進行安置,並且給他們提供維持生計的糧食,恢復生產的種子和農具;不願意繼續當農民而又身子健壯的,則納入軍中,這也是參考了宋代解決農民起義問題的辦法,只要青壯都加入軍中,這些流民就沒了主心骨,再想作亂就沒那么容易了。

有李悠在西安坐鎮,錦衣衛和東廠四處監視那些官員,又殺jī儆猴宰了一批不開眼的,並判處他們所在的家族三代不得參加科舉,這下方才震懾住當地的官員,尤其是最後一條,三代無法參加科舉,這幾乎是斷了他們家的根,料想在此之後他們的家族會迅速變成當地其他豪紳眼中的肥肉,被很快瓜分干凈,這對剩下的那些官員來說簡直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事情,於是只得暫且忍住**將那些糧食發放到災民手中。

楊鶴主導的剿撫並用策略漸漸起了效果,陝西境內和周邊各省的流民暫且安定下來,一批批流民收到消息後紛紛向各地的官員請降,那些負隅頑抗的頭領也在宋軍的進攻下被各個擊破,按律處斬,陝西的動亂漸漸平息。

而李自成和張獻忠也被錦衣衛找到,並且送到了西安,原來李自成在殺死了欺壓他的舉人艾詔和與人**的妻子韓金兒之後,就帶著侄子李過與今年年初到甘肅甘州投軍,並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被參將王國提拔為把總。

而張獻忠最早擔任延安府的捕快,因事革職,便至延綏鎮從軍,因犯法當斬,主將陳洪范觀其狀貌奇異,為之求情於總兵王威,重打一百軍棍除名,如今正流落鄉間琢磨著聯絡人馬起事,但是在李悠給陝西送來大量錢糧之後,百姓有了活路自然不願意冒險,張獻忠一時沒了著落,隨即被錦衣衛輕松說動帶到了西安。

其余還有劉國能、羅汝才等日後赫赫有名的義軍首領也被錦衣衛找到,和李自成、張獻忠一起到了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