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收兵權(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16 字 10个月前

「末將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恭恭敬敬的叩首行禮之後,滿桂給前來傳旨的太監塞了個紅包,然後滿面堆笑的說道,「還請在帳中公公稍坐,末將前去收拾一番就隨公公進京入宮拜見陛下。」

「嗯,還請滿將軍快些,陛下剛從津門回來就召見滿將軍,由此可見陛下對將軍可是十分看重的。」看在銀子的份上,太監的態度也寬容了不少。

「多謝公公提點,末將銘記在心。」滿桂又說了幾句好話,方才退出帳外,這些也是他的幕僚教他的,要不然以滿桂粗豪的性子怕是做不出這般舉動來,出來之後滿桂並沒有急著收拾東西,而是來到另一座帳篷之中,和他的親信們聚在一起商議對策,「不知陛下此次召我入宮,究竟有何要事,本將又該如何奏對?」先前關寧軍和東江鎮就這么輕而易舉的被李悠收復了,滿桂當然會擔心他的宣大軍。

「東主,先前陛下前來大同之時,對東主多有撫慰,還如實發放了糧餉,由此可見陛下對東主還是頗具信任的。」一名幕僚出言勸解道,「以學生來看,如今關寧軍眾將悉數被斬,東江鎮的陳繼盛、毛承祿等人資歷不足,陛下此次召將軍入京,定然是要重用的。」

「正是,自陛下登基以來,朝廷文貴武賤的格局大有松動,盧象升竟然狠得下心來棄文從武,由此可見一斑。」這名幕僚的心情倒是頗為復雜,一方面自家東主的地位提升對他來說當然是大有好處的,可另外一方面,他怎么說也是讀書人出身,雖說考不中進士只能來到滿桂麾下贊畫軍務,可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武人和文官平起平坐,一路行來那些地方官再也不敢對滿桂輕言呵斥,他這心里難免有些不是滋味。

「此次入京,將軍定能再進一步,只不過......」第三名幕僚也對滿桂的個人前途十分看好,但他卻有另外的擔憂,「學生觀陛下處置關寧軍與東江鎮的手段,怕是要重拾戚帥當年曾經向朝廷進獻的方案,將軍手下這些家丁怕是保不住了。」

「哦?此事究竟何解?」滿桂的功名乃是一刀一槍廝殺出來的,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對於這些典故自然是有些摸不著頭腦,於是他出言問道。

「戚帥在鎮守薊鎮時曾向太岳相公上書,建議朝廷九邊的兵馬分批次到薊鎮接受訓練,以保證各邊鎮士兵的戰力;戚帥練兵之術天下無雙,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朝廷諸公卻害怕戚帥因此做大,再加上tiáo兵練兵耗費眾多,朝廷自然拿不出這么多的錢來,而與其同時李成梁在遼東編練了八千家丁,借此橫掃遼東無人能敵,相較於戚帥的方案,李帥養家丁的辦法確實省了不少錢,所以朝廷就駁回了戚帥的建議,采納了李帥的方案,如此才有了各個邊鎮將領都紛紛克扣軍餉,用來培養家丁的事情。」這名幕僚將此事解釋了一遍。

「可區區幾名家丁終究不能和大軍想必,所以自此以後我大明各邊鎮逐漸衰弱,而家丁因為乃是各個將官的立身之基,又都是花了大量的銀子堆起來的,誰肯將其損耗殆盡?所以每逢戰起,若是敵軍不堪一擊倒也罷了,每到戰事僵持之際,這些人大都舍不得將自己的家丁砸進去,如此以來如何能打得贏仗?」像滿桂這么實誠的將官畢竟是少數,大明軍中還是以關寧軍這般習慣性保存實力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