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金蘭灣(1 / 2)

征戰五千年 維斯特帕列 1008 字 10个月前

「敢問這位大人,陛下方才所說的王玄策是什么樣的人物?」盧象升、王洽乃是飽讀詩書之人當然久聞過王玄策的大名,而俞咨皋等武將雖然不一定讀過多少書,可軍校中也開有戰史一課,他們在這里也曾聽說過王玄策的事跡,在場的唯有希斯羅弄不清楚,他能夠學會大明官話就已經很厲害了,至於史書還來不及學習。

「這位王玄策大人乃是我華夏約莫八百年前的一位名將,他受唐太宗之命出使天竺,卻遇到天竺大臣阿爾裘那篡位,將王玄策投入大牢,王玄策設法脫離後孤身來到吐蕃,向吐蕃和尼泊爾借了數千兵馬,隨即返回天竺,以數千兵馬攻破阿爾裘那數萬大軍,並將其拿回大唐獻於唐太宗面前,我華夏歷史悠長。名將輩出,但像王玄策大人這樣『一人滅一國』的卻也不多見。」好不容易遇到可以向外國人宣揚我華夏光輝的機會,禮部官員當然不肯錯過,他立刻神采飛揚的將王玄策的事跡講述了一遍。

「這位王玄策將軍真是不可思議啊,這天竺可是如今的印度?」希斯羅連忙問道,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已然明白了李悠將這艘戰艦命名為王玄策號的原因,卡那里這位皇帝陛下已經將印度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他縱然心有不甘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在西班牙和荷蘭人被擊敗之後,東亞和南亞一帶已經沒有可以阻擋大明南方水師的力量了,歐洲諸國又打得火熱,短時間內根本抽不出力量到亞洲來,而印度本土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抵擋大明的軍隊,那么就竭力配合大明的印度行動,好為公司謀取更多的利益吧。

「陛下,您是有意天竺?」盧象升等人也明白了李悠以此命名的原因,連忙追問道,而俞咨皋則有些舍不得這艘戰艦離開津門,但是他也知道如今北方水師的敵人已經被全部清除,無論是倭國還是朝鮮,都對大明無比恭順,看來短時間內北方水師是沒有機會打仗了,像這樣威力巨大的戰艦留在北方也是浪費。

「是的,水師在擊敗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之後,已經控制住了大明到天竺的航道,相較於交趾、暹羅等國,天竺疆域更廣,人口更多,物產更為豐富,也只有天竺方才能夠吃下我大明產出的許多貨物,從而養活那些做工的大明百姓。」宋應星主持研發的各種新型器械逐漸在大明推廣開來,一座座新的工坊也建立起來,這些工坊吸納了許多失去土地的百姓,讓大明境內的緊張局勢得以舒緩,但是這些工坊所生產的貨物終究需要市場,除了大明國內的市場之外,這些商人也將貨物運送到倭國、朝鮮、交趾、暹羅等國銷售,當然也少不了和泰西諸國的交易,如今乍看起來這些商品大都是供不應求,但是李悠卻知道,如果拿不下印度,用不了多久向這些國家的出口數額就會到達瓶頸。

「可天竺畢竟是一方大國,且西北西南道路艱難,恐怕主力還是得走海路,如此以來需要多少船只才能將數十萬大軍運到天竺?」盧象升頓時感到壓力山大,按照之前收集到的情報顯示,天竺也是個領土廣袤、人口眾多的國家,想要滅亡天竺這樣的大國,非得派出書十萬兵馬不可,可如此以來卻又超出了大明現在的能力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