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方離的詭計(1 / 2)

亂世王者 青銅劍客 1226 字 10个月前

「呵呵……文遠快快坐下,有話直說無妨!」

面對著自己麾下的第一大將,方離滿臉微笑的起身招待,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張遼卻恪守軍禮,不肯與上司平起平坐:「屬下坐著說就行,遼此來非為他意,乃是為了向將軍分析一下我對上將軍突然從池陽tiáo兵的看法。」

「快說來聽聽!」

方離正猜不透百里視的用意,而麴義、祝融都欠缺謀略,此刻張遼主動來和自己討論這件事,實在是求之不得。

張遼腰桿站的筆直,肅聲道:「按照常規配置,池陽最少要駐扎六千兵馬,才能擋住晉國一定規模的進攻。而上將軍突然把兵力抽走了三分之二,這有點不符合他的作風。」

方離苦笑:「因為我支持主公和晉國結盟,卻因此得罪了孟明將軍……呵呵,真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張遼道:「將軍迂回勸阻主公被拜為下將軍的事跡已經在軍中傳開,遼非常欽佩你的機智。只有投主公所好才能挽救虞國,也許孟明將軍看不慣你的做法,但我相信他絕對不會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哦……」方離微微皺眉,靜待張遼深入剖析。

張遼繼續侃侃而談,聲音清晰洪亮,聽起來很有感染力:「屬下斗膽對孟明將軍做一個客觀的分析,他的能力與威震天下的秦國武安君白起自然不能相提並論,就算比起魏國的樂羊、晉國的先軫、趙國的廉頗,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們決不能懷疑他對虞國的忠心。」

方離頷首贊同:「是啊,百里家一門忠烈,子明先生(百里奚)官拜相邦,孟明將軍拜為上將軍,其他幾個子弟也都在軍中效力,或在朝廷中當差,百里家對虞國的忠誠絕對容不得半點懷疑。」

見方離贊同自己的觀點,說話平易近人,並沒有主將的盛氣凌人,頤指氣使,張遼非常高興,對方離的好感不由自主又增添了許多。

「孟明將軍的忠心勿用懷疑,他的能力雖然不及屬下提到的各國名將,但也絕不是庸碌短視之輩,更不會為了一己私怨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方離如同醍醐guàn頂,恍然道:「文遠的意思是孟明將軍故意抽tiáo兵馬離開池陽,露出破綻讓晉軍來犯?」

「極有可能!」張遼點頭,「池陽關周圍山脈連綿,是個伏兵的好場所,如果晉軍攻破池陽後輕敵冒進,我軍提前預設一支伏兵,很可能大獲全勝。」

晉國擁有四十萬大軍,如果晉獻公鐵了心要滅虞國,傾力出擊,虞國定然難逃亡國的命運。

在晉國鐵騎的qiáng攻之下,無論是絳關還是池陽,都沒有守住的可能,區別只是晉國會付出多大的傷亡代價。

既然無法守住關卡,那就得另外考慮良策,所以百里視以進為退,故意和方離鬧矛盾,從池陽抽tiáo兵力給方離「挖坑」,給晉國君臣造成「將帥」不和的假象,引誘晉軍把矛頭指向池陽,而不是絳關。

正常情況下絳關兵力上升,池陽兵力驟降,晉國自然會選擇攻打池陽,而虞國正好在池陽南面的群山中設伏,殺晉軍一個措手不及,予以重創,挫敵銳氣,縮小雙方的兵力差距。

方離閉目凝神思考了一陣,緩緩開口道:「孟明將軍也算是煞費苦心,不過晉國君臣絕非庸碌之輩,要想讓晉軍中計,咱們還得演一出戲。」

「哈哈……還是方將軍考慮的周詳!」張遼發出會意的大笑,向方離豎起了大拇指。

方離親自去把百里蘇蘇和祝融找來,將自己剛才和張遼的分析敘述一遍,最後道:「為了避免晉國君臣識破上將軍的計策,只好委屈蘇蘇小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