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西方霸主(1 / 2)

亂世王者 青銅劍客 1124 字 10个月前

晉獻公詭諸的自信甚至自大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自從其父曲沃武公姬稱滅了本家晉哀侯篡權之後,又相繼吞並了附近七八個小國,使得晉國人口迅速擴充至三百萬,兵力上升至二十萬。

而晉國也由侯爵國晉升為公爵國,國君姬稱則被周王室授予「晉武公」的爵位,一躍成為當世qiáng國之一。

晉武公死後詭諸繼位,自號獻公,並繼承父親的遺志,大力發展經濟,開墾良田,積糧養兵,又相繼滅亡了周邊的芮、賈、翼等小國,人口擴充至六百萬,帶甲四十萬。

版圖幾乎囊括了方離穿越前的整個山西省以及內蒙中部,稱霸一方,諸侯為之側目。

隨著晉國不斷的擴張,擋住了其南下道路的虢虞聯盟就成為晉國君臣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才不遺余力的討伐二國,企圖打開南下的道路,將觸角伸進中原。

本來,晉國有機會向東跨過太行山,將這片廣袤富饒的土地納入版圖,但因為趙雍的橫空出世,使得晉國夢斷太行山,無力東征。

趙國本是一個侯爵國,人口不過五十萬,領地不過十余城,天下沒有幾個諸侯把它放在眼里。

但二十年前「趙肅侯」因病辭世,十六歲的趙雍繼位,是為「趙武侯」。

此時的趙國西有qiáng晉虎視眈眈,南有韓、魏居心叵測,北面有頑qiáng的中山國不斷進犯,而匈奴、林胡、婁煩、鮮卑等少數游牧民族不斷的sāo擾,使得趙國步履維艱。

趙雍廣納賢良,先後招募了廉頗、李牧、趙奢三人為上將,大刀闊斧的進行軍事改革,實行「胡服騎射」,改良了趙國的軍事裝備與武器,屢次大敗各路少數民族,獲得了大量的馬匹,威震天下。

僅yīn山一戰,趙國大將李牧、廉頗就斬殺三萬匈奴聯軍,俘獲馬匹五萬騎,並藉此訓練出了一支五萬規模,號稱天下第一的「邯鄲鐵騎」。

在內政方面,趙雍任命藺相如與本家「平原君」趙勝為左右丞相,向各國招納流民,租給土地,發放農具,輕徭役薄賦稅,使得前來投奔的各國百姓如同過江之鯽。

不過二十年時間,趙國已經從一介侯爵國發展到擁有四百五十萬人口,帶甲三十萬,戰車四千乘的超級大國,以邯鄲為國都,與齊、秦、楚、晉並稱當世五大qiáng國。

手里僅僅控制著洛陽一帶的周襄王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蓄意拉攏趙國,頒旨將趙國擢升為公爵國,冊封趙雍為「趙武公」,自此與齊、秦、晉、楚的國君平起平坐。

「唉……真是輕視了趙雍小兒啊,若當初派一支大軍東征,現在哪里又有趙國?」

每次看到地圖上隔著太行山與晉國對峙的趙國,詭諸就會長吁短嘆,大罵趙雍是小兒。

雖然兩人年齡相差無幾,在位時間也差不了一年半載,但詭諸卻很難接受趙國從一介侯爵國與晉國並立,趙雍與自己同為公爵,平起平坐。

只是詭諸卻選擇性遺忘晉國也是從他父親姬稱開始才晉升為公爵國的,只不過比趙早了二十年而已!

趙國羽翼已豐,晉軍渡過太行山試探了幾次俱都鎩羽而歸,無奈之下只能斷了東征的念頭,把擴張的道路定在南下中原。

因為西方的霸主他們更加惹不起!

在晉國西面接壤的是梁國與紀國,一個侯爵國一個伯爵國,梁國有八十萬百姓,紀國有四十萬百姓,憑晉國的實力要滅他們,並不算困難。

但梁國與紀國之所以高枕無憂,過了十幾年的太平盛世,只因為他們找了個好靠山,背後站著幅員遼闊的大秦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