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儒將(1 / 2)

重生白蛇傳 六年磨一劍 1100 字 10个月前

聖院,和書院截然不同,並不是收錄學子求學的地方,只有儒門儒生們才有資格進入,乃是天下文氣匯聚的中心,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

聖院之下,有諸多的聖廟。

聖廟分布在大離王朝各大書院之中。可是有資格建立聖廟,必須得是大離王朝一等書院才行,比如金陵書院內,就建有一座聖廟,杭州書院內就沒有。

聖廟內供奉著的乃是儒教聖人,所以聖廟和山神廟、水神廟有些類似,但其神聖程度,卻又遠非山神廟和水神廟可以相提並論的。

正是因為聖院、聖廟的存在,將文氣規劃分部得有條不紊,大離王朝讀書人的地位才會如此之高,有功名之人才可以不懼妖魔鬼怪。

只不過最近數十年,隨著大離王朝的衰弱,聖院氣運也在不斷衰減,大儒的數量遠遠不如以前了。

相反的是,其他有些教派卻是迅速壯大,譬如這些年間各州府的寺廟數量就幾乎成倍增長,速度之快讓人詫異。

「嗡~~」

當許仙答題引發浩然正氣共鳴,即使相隔千山萬水,聖院內正在議事的幾位大儒頓時便察覺到了。

其中,有一名身穿頭戴紅纓帥盔,身穿紫sè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的魁梧男子,明明就是帶兵打仗的將軍,但此時也站在坐在大儒的位置上,在外人看來必定是十分怪異,無法理解。

但其實這並不奇怪。

儒生,從來就不僅僅只是指文臣,更不僅僅只是指手無縛jī之力的書生!

儒門之中,照樣也有威風凜凜,上戰場殺敵建功的儒將!

歷史上,這樣的儒將數不勝數。

比如qiáng漢時戍守邊疆名將陳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陳湯不但好學求問,飽腹詩書,才華學識過人,在漢武帝的奏章中寫出過『明犯qiáng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的傳世名言,其創造的輝煌戰績更是古往今來的名將難有能出其左右者!

以四萬漢胡聯軍一戰摧毀北匈奴主力,擊斬郅支單於,傳首九邊,從此使大漢天威名揚域外、至今不衰!

前朝的李靖,正統文人出身,著有《李衛公問對》等經典名作,也曾帶領三千士兵,抓住大雪天氣,硬生生的打敗了擁有數十萬兵馬的頡利可汗,將其活捉!

所以儒門中,並不缺乏文武雙全者。

眼前這位紅纓魁梧男子,便是大離王朝難得的文武雙全的儒將之一。

他詫異的望向波動傳來的方向,很是驚訝地道:「今天是各州府秋闈院試的日子吧,竟然有考生在院試時,就能引發如此動靜的浩然正氣?」

旁邊一位大儒老者捋了捋胡須,對此卻並不怎么震驚,而是頗為開心地笑著道:「鵬舉你常年在外帶兵打仗,所以對於最近發生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現在江南的杭州府,可是出現了一名絕世天才。若是培養得當,將來必定為我儒門的棟梁!為此,我們可都特意舉辦一次『江南才子文會』。」

……

……

隨著時間流逝,許仙桌子上還沒做的試卷一點點變少,墨義和策論兩部分他都做得很順手,直抒xiōng臆,這半年來在杭州書院勤學苦練的積累都一點點化作文字,呈現在了答題試卷上。

不知不覺間,兩日的時間就已過去,許仙將經帖、墨義、策論三部分做完。

最後一日,只需要完成最後剩下詩詞。

院試的詩詞也比府試的難度加大了很多,竟然要一次寫出三首,這對於詩情才華是一個很大的考驗。而且作詩詞很講究靈感,若是沒有靈感,半天恐怕也難以做出一首滿意的詩詞,通常在科舉考試之中,幾乎很難流傳出經典傳世的作品,大多數優秀的詩詞都是在特殊偶然的情況下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