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選角(1 / 2)

毛笑這一招以退為進,玩得確實漂亮。

看似損失了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可實際上除了創業理念有點意思之外,其他什么都不值錢。

抱上范連城大腿以後,情況完全不一樣。

資金問題解決了,人才問題也迎刃而解,話題度和發展渠道都有,只要開發出來的產品不是太差、往後用心經營,相信應該差不到哪去,更別提毛笑等於還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旱澇保收。

再看范連城這邊。

范連城接到杜麟電話之後,覺得對方提議有點意思,?既然覺得依靠算法說不定能在新聞領域闖出些名堂,索性也就同意了,權當試一試。

兩天後從杜麟助理口中得知已經簽約,准備另外安排一處辦公場所,范連城聽完琢磨片刻,轉眼就將這門「小生意」拋在腦後,趕去衡店影視城協助電影選角工作。

小雯又去了倫敦,由於時差緣故,兩三天才聯系一次,范連城最近有點懶,不愛將精力花在工作上,?電影的籌備工作交給趙鱘和李曉這兩位朋友負責,另外也雇佣了些有經驗的老師傅們在一旁協助。

砸錢容易。

可電影這種事,不是光砸錢就可以,無數爛片足以證明這點。

范連城抱著檢查工作的念頭到來後,將整個項目從頭到尾梳理一遍,包括導演、編劇的履歷等等。

了解完發現有點印象,對方幾年前拍了部《瘋狂石頭》,借此大火的那位,叫做寧郝。

導演好不好,看看以往作品就知道,范連城很喜歡那部劇,卻有點擔心拍習慣了小制作,駕馭不了大場面。

事後覺得其實也挺合適,畢竟算名導了,而《吹燈》主要又是在地底打轉,沒那么多大場面,只要能塑造好人物,投資就算先成功一半,覺得趙鱘這事干得還算比較靠譜。

跟趙鱘合伙出資成了家影視公司,名字叫做fans(范氏)影業,趙鱘的個人影響被邊緣化了,對此這家伙倒是沒什么意見。

趙鱘也清楚范連城的名氣有多大,連城國際在內地開設的子公司fans控股,目前已經躋身內地百強企業,?並且還能想辦法省下部分稅款,深知抱大腿的妙處,當然沒什么情緒。

這會兒坐在租下的小樓里,招牌就掛在古色古香的小樓門口,總共五百多平米的辦公區域,目前總共只有三十多位正式員工。

范連城拿著茶杯,杯子里泡著黑枸杞,藍紫色的茶水容易讓人沒胃口,口感也沒正常的紅枸杞甜,他嘗了口蓋上杯子,詢問說:「最近都沒怎么管這邊,該不會已經跟誰進行某些交易,把女主演位置承諾給誰了吧?」

趙鱘套著件白色羽絨服,比起公司老板,更像過來旅游的游客,聽完一臉正氣地搖頭說:

「你都千叮嚀萬囑咐過了,我哪會干出那種事,最多幫著誰介紹給其他劇組的導演們,幾千萬的大投資,我傻了才亂搞,玩和生意不能混為一談。」

對他豎起大拇指,范連城招手笑道:「終於長大了,現在有哪些女主角潛在人選,把照片拿給我挑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