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私立大學(1 / 2)

范連城在外圍找了一圈,發現僧多肉少,最終只在外圍金融衍射產品里建了幾個小倉,例如美國的反向杠桿etf基金公司,以及設立在新加坡的富時華夏a50指數。

空倉大頭部分被范連城設在了港城,做空眾多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股,以及恆生指數,動用的資金數以十億計,貨幣單位為港幣。

納斯達克指數、道瓊斯指數這些也被他做空了,出手力度同樣不小,一時間幾乎可以稱之為「空軍集結」,目光齊齊盯著a股。

往年大多是由老美引發金融海嘯。

如今內地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較高,范連城也不知是該自豪還是頭疼,反正一旦泡沫破裂,將會沖擊全球股市這點,早已成為必然。

各國經濟息息相關,哪怕沒有美股的影響力大,卻也不容小覷。

再看a股。

牛散、機構、游資,不約而同悄悄出逃,一邊自己忙著跑,一邊嚷嚷著上證指數有望突破六千點。

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天,硬生生將泡沫吹得越來越大,部分散戶們也在逃,兩市單日成交量竟然突破了兩萬四千億人民幣,即使是范連都忍不住為此嘆氣......

腦袋一熱,決定投資成立一所頂尖私立大學。

范連城原先覺得會很麻煩,以為就跟無數業務一樣,需要提議、申請、商議、審批之類,當初為了成立南華國際中學,老范可沒少花費心思,何況還是所情況特殊的私立大學。

讓他沒想到的是,手下告訴說在臨安已經有先例可尋,名字叫做西湖大學,因此跟上面溝通後,情況比預想中順利太多。

有關方面原則上支持,先要遞交一個詳細的策劃方案過去,至於究竟是什么樣的方案,因為沒處理過,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同樣不清楚。

這難不倒范連城,直接打電話詢問臨安馬老板,請對方派人過來協助解決。

由於並不存在競爭關系,馬老板這邊自然沒問題,還笑著來句以後有機會多合作,爭取一起改變現有的高端教育困局,多培養些創新型人才,而不只是會寫論文。

教育這一塊,產業化的趨勢愈發明顯。

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當中夾雜各種輔導班,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費是免了,但各類開支仍然十分可觀,證券交易市場里涌現出不少跟教育領域息息相關的企業,老范擔任名譽校長職位的南華國際中學,目前便是全國學費最高的幾所私立學校之一。

投教育,不意味著做慈善。

南華國際中學建立不久,已經闖出些名氣,學生宿舍為三人間、四人間,每位學生的房間都獨立,帶有客廳和獨立衛浴,每層樓還都設有洗衣房。

學校老師的教學能力,都屬於在同行中拔尖的那一類,設有高爾夫球課程、網球課程、游泳課程等等,在中學階段便有了活動社團,學習方面比公立學校更嚴格,從挑選學生階段門檻就比較高,不是光有錢就可以隨便上,需要通過入學測試。

跟小學中學相比較,范連城想要成立的私立大學,性質又不一樣了。

倘若可以參照哈佛、斯坦佛等私立大學的理念,將教育和產業化結合起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以後,未嘗不能誕生一所超過清北的尖端名校。

所謂「產業化」,不是指從學生們身上掙多少錢,而是以學校名義投資研究項目,將項目成果投入市場嘗試牟利,爭取實現良性循環,讓學生也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學到知識、培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