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腰夠粗了(1 / 2)

「范總,您家大公子吧,這一表人才可真不錯。」

有位工作人員路過,隨口跟他們打了聲招呼,很客氣。

老范對此習以為常,嘴角上翹回一句:「就一個孩子,樣子隨他媽,還有,我朋友養豬場明天會給我們這捐幾頭豬,羊也有不少,兩頭牛,到時候找人趕緊做了,都是現宰的好肉。」

聽見這句話,范連城忍不住笑了笑。

他在這些事情上一直沒幫上忙,因為知道自家老頭肯定可以處理妥當,現在看來的確如此,做慈善帶旁人加餐,這事挑不出毛病。

等對方走後,話題繼續回到東南分公司那邊。

老范深吸口氣,開口道:

「做生意這種事情吧,有時候真的挺叫人為難,手底下有些人能力是不錯,可整天接觸那么多錢,卻不屬於自己,能忍住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時間一長就難說了。

咱們家公司還算可以,很多同行的公司更亂,有時候我為了大局,對一些事裝不知道,就算拿捏住某些股東們的把柄,等必要時候能夠派上用場,相比起那些裝進他們口袋里的錢,保證我們家在公司的話語權更重要。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是好事,但假如能容得下,那更好,天底下沒那么多非黑即白,凡事多想想,別急著強出頭。」

范連城聽出了話里有話。

到底還是被現實毒打過,過了當愣頭青的年紀,試探著問了句:「公司里的偷倉老鼠還有很多?」

「還行吧,處於能容忍的范圍內,那些個股東們也不傻,往自己口袋里多裝點沒關系,但見不得別人拿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彼此間互相制衡著,做得過分了不用我出面,自然就會有人伸手去擋。

早年比現在亂得多,隱性開銷巨大,現在已經非常不錯了,以後再遇到這類事先來問問我,龍城樹大根多,你沒摸清楚,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誰,人情世故這四個字時刻牢記住,眼光要放長遠些。」

心平氣和地對兒子說完,老范揉揉自己肩膀,笑道:「你那幾位新朋友,尤其是我接觸過的韓滿星,做事比你聰明圓滑多了,早知道就應該早點接你回來,悶頭天天泡咖啡,輕松是輕松,屁都學不到,是不是看來看去,發現還是掙錢最有意思?」

如果點頭,等於在服輸,讓前幾年成為笑話,范連城可不會胡亂表態。

臉上帶著迷之微笑,只來句:「韓滿星人不錯,太圓滑也不一定全是好事,每次喝酒發現就他煩惱最多,顧慮最多,在我看來是自找的麻煩。我做好自己就行了,干嘛非得學別人,我們家還沒落魄吧,腰夠粗了。」

老范正想搖頭。

忽然意識到自己一路闖盪過來,給人先干為敬,別人懶得動杯過,也嘗過濠江內港海水,差點丟了這條命,更是折了一條腿,落下個陰雨天就疼的舊疾。

吃虧太多,所以凡事求個小心。

然而自己兒子可沒落到過那種處境里,身處的時代更是不同,當然也就沒那些感觸。

再認真想想,很肯定地說了句:「真夠粗了......」

——————————

見面時間有限制。

不是沒機會多聊會兒,但最近時常去探望,能聊的話題就那么些,到點後范連城便坐車離開。

二股東兼執行董事,還是整個地產業務的主管,翹班這種事想干就干了,誰還能管到他頭上不成,繼續回到公司處理業務,埋頭在一堆文件之中。

關於龍城集團的長遠戰略規劃還沒個定數,不過蘇河灣高端項目、位於海關學院北邊的福利房項目、以及兩個一東一西,分別位於金海濕地公園和佘山森林公園周圍的別墅項目,已經在董事會上被敲定下來,計劃是打造歐式的高端別墅,占地從兩百平到一千平米不等的那種,這是耿老頭的意思。

前段時間所討論的,新一輪規模達到百億級別的拿地計劃還沒開始,能不能通過另外再說,方案必須先做好。

辦公室送來各個主要城市的規劃圖以及發展動向資料,直到下班時間范連城也才看了一半左右。

順便抽空查了查自己盯上的項目,也就是找老馮幫忙物色的那些,已經開始傾向於出手,尤其是海邊那塊手續齊全的土地,以及後灘附近的商住房。

下班後特意抽空考察了商住房項目,才剛開發一半,玻璃外牆設計,跟寫字樓差不多。

建築成本高,拿地價格高,也難怪售價很難降下去,而且是家幾位商人合資的新公司,意味著建造成本比龍城等企業高出一截,沒辦法通過規模化減少各方面開支。

老馮跟著一起過來了,此刻繞著三棟樓轉悠完,幸災樂禍道:

「這家開發商運氣真差,假如當時拿同樣的錢出來,搞個七十年產權的小區,遇到去年年底到今年這一波行情肯定掙翻了。

都是些四五十平米的小戶型,買下來孩子上不了學,有人願意買才奇怪,不如繼續租房子,每平米物業費一年似乎要六十塊,算下來普通人一個月工資都沒了,另外還有停車費、商用水電,要是我我也不樂意買。」

范連城覺得他說的在理,但是有點想岔了,笑道:「周圍基建沒跟上,不然應該更好看些,後灘這地方離幾個區的中心都近,無論到哪都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