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文旅地產(1 / 2)

去年陪朋友們來玩過兩天。

坐在車內,視野所見,跟城區相比城郊略顯荒涼,大片都是農田,和魔都的一馬平川不同,臨近白馬湖片區,能看到些小丘陵。

每到一個地方,總是下意識地跟大城市的核心地帶做對比,覺得城市就應該長那樣。

然而好地方往往拿地價格高,競爭也大,這次當地給出的報價還算合適,樓面價不到兩千五,具體金額還沒確定下來,需要協商了解。

就在去年。

臨安樓市房價一路飄紅,包括龍城集團在內的地產大鱷們信心高漲,瘋搶土地。

一時間,臨安地價飆升,屢次創下新高,甚至和其他人們城市一樣,出現了「面粉貴過面包」的局面,拿地價格加上建造成本,高出了周邊均價。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臨安官方與外地開發商都將目光移向江對岸,到了今年經濟波動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全都一片陰霾,整體陷入量價齊跌的困境,外圍房產企業自顧不暇,紛紛緊縮資金,收斂圈地動作。

這種背景下,范連城覺得投資上百億人民幣,在較為偏僻的臨安副城西郊搞文旅城項目,稍微有點風險,但並不妨礙他先來考察一下,摸清楚大概情況。

也正是由於地產行業不景氣,由於基建力度過猛,官方負債太多,讓他覺得只要龍城方面掏錢,許多事都能跟官方那邊坐下來商談,畢竟涉及到文化旅游產業,並不僅僅只是樓盤而已,給與某種程度上的支持合情合理。

像先前說得那樣。

消息出來一段時間了,還沒聽說哪家公司有魄力過來競爭,這讓范連城覺得主動權在龍城這邊。

估計董事長耿牛之所以熱心,也是覺得存在操作空間,說不定就是個趁機檢漏的機會,其他開發商已經有了分期免息付款,邊建造邊回本的先例,真正論起來資金壓力並不會太大,占用的資金很可能還沒山城南岸楊家山片區那塊土地多。

不久。

汽車還在路上行駛著,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老馮,手里拿張地圖,對照完圖紙後扭過頭告訴說:「小范總,應該就在這一塊了,右手邊估計是白馬湖沒錯,路標也對上號。」

見識過老馮標注記號的本事,范連城完全信不過他,要來地圖對照完,果然發現還差著一公里左右。

其實沒必要真正去土地上,通過剛才見到的場景,心里已經大概有數,嘴里說著:

「周圍什么都沒有,就只有些風景區、旅游度假區,這種地方說好也好,說差也差,周邊沒有好學校、好醫院,但是也沒讓人心煩的老房子,拆都沒辦法拆,多開發些別墅出來可能有市場,毛坯房一平米賣六千,三百平一百八十萬,臨安有錢人規模還行,花些時間消化掉應該沒多大問題。

從地圖上看,直線距離幾公里就是濱江新區,出門工作學校還算比較方便,可惜沒有規劃地鐵過來,到時候看能不能商量,從地圖和長期規劃來看還湊合。」

老馮再次扭頭,接口道:

「文旅項目離市區那么近,真的已經非常不錯,最近不是還有房地產公司想去長白山里搞文化旅游產業么,連老頭老太婆估計都覺得住那太荒涼。

住這邊,想去市區一腳油門就能到,比長白山里好太多,就是不能挖人參。雖然地鐵沒有直達經過,可是離一號線比較近,缺錢買房的人寧願多花點時間,只要價格便宜就行,這距離可以直接從肖山吸引人口,市區應該也有人願意過來投資。」

不是幾億、十幾億的小生意,一旦決定拿地動工,投資規模至少也要上百億。

范連城過來親眼看完,這時仍然猶豫不決,問吳安韻說:「你覺得呢?」

吳安韻剛睡醒沒多久,正跟人發著短信,頭都不抬地回道:「我連在哪都不清楚,問我沒用,不過房地產這東西光看位置還不夠,要是游樂場有意思,營銷做好點,未來還是能成氣候,我看長州恐龍園附近的住房就挺多。」

「大型游樂場哪能投資,太耗錢了,弄個歐洲小鎮還差不多,適合周末過來吃吃喝喝,逛街散心,如果不是人口有點少,帶一座龍城天街商場也行,反正土地便宜。」

司機拐彎後停在路旁。

和之前看過的其他地塊不同,視線間仍有眾多小山丘,環境比較不錯,十分安靜,適合沿著山谷來修建商鋪和別墅。

既然是官方指定的地點,規劃環保方面應該不用太擔心,開發商掉進坑里的例子固然有,例如四九城挖出古墓那塊,一直沒能妥善解決,然而越是大城市,相對來看更有信譽保障,經商環境同樣更好些,畢竟有那么些人盯著呢。

瞧瞧欠老范錢的那位礦老板嚴季同,樓盤項目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就是得罪了本地開發商,使得他們聯起手來一致對付嚴老板,成功把一個位置挺不錯的樓盤搞黃了。

現如今范連城代表老范接手,也不知強龍能不能壓過地頭蛇,已經派人過去打點方方面面,敲打談不上,主要是拉攏,想著跟他們合伙在樓盤附近繼續拿一塊地,借鑒龍城天街搞個中低端商場出來,配套建有肯德基、麥當勞的那種,將商鋪對外出售,試圖借此來帶火爛尾樓盤以及周邊土地,大家一起發財。

暫時還只是有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