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懸崖上的花朵(1 / 2)

蓮花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李文強乃國術真正高手,耳力遠勝常人,什么叫國術?清朝末年,由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多次刺殺滿清高官,甚至親王。其中多倚仗武林中人出力,後來建立,日寇侵華,為了強國強種,孫中山,馮玉祥等人大力提倡武術,由政府成立中央國術館,把各門各派的武功,如形意,太極,八卦,通背,螳螂,八極,戳腳,洪拳,鐵線,劈掛,彈腿,摔跤等許許多多的武功,統一稱呼,都叫做國術。

大宗師郭雲深說武術有三種練法明勁暗勁和化勁還有三層功夫易骨,易筋,易髓,隨著火器的快速崛起,中國國術已經沒落,能夠修煉到暗勁境界的眼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高手,等閑二十幾個特種兵就算全副武裝,如果在復雜的環境中也絕對不是對手,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幾十個混混一涌而上也絕不是暗勁高手的對手。

蓮花念的這首詩句,李文強以前也讀過,是他很喜歡的一首,這句話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辭擬古決絕詞柬友》蘭性德以詞聞,現存349首,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quot:北宋以來,一人而已&quot:朱祖謀雲:&quot:八百年來無此作者&quot:潭獻雲&quot: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quot: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是李文強唯一喜歡的漢族之外的詩人。全詩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連起來就是: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說起來這是一首很優美的詩句,但是知道的人不多,至少鄉村中的農民是一輩子都無法吟唱這首詩的,可見蓮花絕不是普通的村婦。不過李文強意見沒有時間想上太多,救人要緊,他不敢大喊,以免蓮花受到驚嚇,反而掉落下來,李文強快速的跑向蓮花所在山崖地面,他的速度很快,練武這么多年來,他最得意的不是攻擊手段,而是這跑功,如果虛化為武俠小說的話,那么就是所謂的輕功。

李文強最得以的是「白鶴亮翅」「扇通背」的奔跑招數,一發力奔跑,以脊椎骨為扇軸,背肌為扇幅。運力抖動,背肌就好像仙鶴翅膀,同時腿步交錯,上下一體,速度絕對超過了豹子。可以說,他奔跑的姿勢,絕對是正確無比,暗合天地飛鳥玄機,就算是武功比他高。體力比他好的高手,單單是比奔跑這一項,也未必就比得過他。

望著山崖上的絕美女人,李文強心跳的厲害,他沒有把握能夠從這里接下掉下來的蓮花,畢竟雖然只有十幾米下落的力量也絕對大的驚人,就算他是修煉到了暗勁的高手,力量也沒有超過人體極限,只有達到傳說中的化境之後的傳說境界才能夠真正才打破人體局限成為不下於小說中武俠高手的超人。

當年大宗師郭雲深把勁分為三個等級,明勁,暗勁,化勁。但是拳法的道路。遠遠不止於化勁,但後面的道理實在太深奧,和丹道相通,無法描敘,就連孫祿堂這樣的大家,也只能用模糊地語言。傳說化勁之後。又有丹勁。丹勁之後,又有罡勁。而罡勁,又分外罡,內罡。罡勁之後,便是打破虛空!成就不壞之身,人老百歲,也不會失去戰斗力。能辟谷,斷絕人間煙火。

不過能夠達到那一部的自從內家拳誕生完善以來,只有不過一手之數,是真正的人仙。練武的人到了絕頂,丹法大成,先天罡氣練成,兩根小腿,兩條前臂,胳膊。包括頸項脖子,這九個地方,每一處的筋肉,都有一頭牛馬的力量,兩條背膀,也有兩頭老虎的勁。是真正的九牛二虎之力,這樣的人,能生撕虎豹,硬拉烈馬,力擲大象,很顯然李文強還遠遠沒有達到如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