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陽謀為上(1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786 字 2020-06-05

秦琅還是有幾分小瞧了李世民。

這位狠起來,還真不是一般的狠。

早朝一開始,李世民就讓翰林學士岑文本拿出了一道白麻內制。皇帝以近來西北吐谷渾不穩,屢犯河隴為由,詔令宰相中書令宇文士及出為檢校涼州都督,加河西道經略使。

他跟秦瓊一樣,以宰相銜出使外鎮。

實際上就等於是離開中樞了。

又一個宰相離開長安。

但這沒完。

這時皇帝又拿出一道奏章,這道奏章卻是御史大夫、參政杜淹上的,原來大理寺卿孫伏伽彈劾參政、尚書右丞韋挺圖謀不軌,他把密奏給檢校侍中高士廉轉呈。而高士廉跟韋挺關系不錯,他私看了密奏,覺得孫伏伽的彈劾純屬於誣告,於是就按下不呈,他扣了密奏也沒告訴孫伏伽。

這個事情為御史大夫杜淹知道了,於是他馬上就密奏了皇帝。

李世民就讓鎮撫司暗中調查了韋挺圖謀不軌一事,結果發現查無實據,但高士廉確實私扣了密奏,李世民親自找高士廉談過,高士廉也承認了,但說因為認為這是無中生有的事情,所以才扣下的。

這事其實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實上是已經發生有一段時間了。

可是今天,皇帝卻在把王珪、宇文士及先後趕出朝堂後,又把這事拿出來做文章了。

又一道白麻宣下,檢查侍中高士廉被免去相職,貶為安州大都督兼嶺南道經略使。

韋挺之事,雖然查無實據,但皇帝還是免去了韋挺參政之銜,以及尚書右丞之職,改授他為殿中省殿中監一職。

這番看花眼的操作,讓人窒息。

算一算,先是封德彝偽詐面目敗露被流放黔中,然後平章事秦瓊自請外出任靈州都督,再接著參政王珪泄露禁中語貶同州刺史。

接著中書令宇文士及出鎮涼州都督,再是檢校侍中高士廉貶為安州大都督,然後參政韋挺又躺槍貶為殿中監。

一下子六位宰相離開中樞,實際罷相四人。

政事堂格局大變。

再次廷議時,宰相群已經完全變了。

現在是尚書左仆射長孫無忌,然後是右仆射蕭瑀二次拜相。

然後房玄齡去掉了檢校二字,成為正式中書令,杜如晦也成為正式侍中。

這四位真宰相外,轉運使秦琅和戶部尚書戴胄為同中書門下平章國計,秘書監魏征、御史大夫杜淹為參知政事。

實際上是剩下了八位宰相,加上二位使相,一共十人。

因為在京宰相是雙數,於是李世民又白麻宣下,拜大理寺卿孫伏伽為參知政事。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番中樞劇變,其實是皇帝把反改革派又趕走了幾個。

雖然魏征還是個大噴子,依然堅決反對,蕭瑀也是個反對派,可剩下的宰相里,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秦琅那都是堅決的改革派,杜淹和孫伏伽也是支持派。

李世民成功的改組了政事堂,使之成為了一個改革派宰相班子。

中午。

皇帝賜廊下食。

廊廡偏廂。

黨參枸杞燉小公雞,配上綠油油的小白菜,再來個菠菜豆腐湯,然後燒條魚,不知道多愜意。

秦琅細細品著燉雞,覺得這手藝已經不比他差了,他發現李世民今天喝起湯來滋滋有味,甚至都發出不雅的聲音來了。

九位宰相,居然沒有一個武將入相,這是有些異常的。

魏征今天連最喜歡的菠菜也吃的不香了,牙疼。

上火嚴重,口腔潰瘍,舌頭起泡,口腔爛,牙齦都腫脹起來,甚至喉嚨都腫了,嘴都張不了,說話都疼。

看著皇帝和秦琅等人那個愜意的樣子,他更加上火來氣。

但他也知道,大勢已去了。

他只是個秘書監,管管圖書收藏校訂什么的,在朝會廷議堂議上能噴噴口水,可如果對方不同意,他就無可奈何了。

現在皇帝使了個狠招,把反對派的重要核心力量趕出了中樞,中樞已經是改革派的天下了。

吃完飯,下午接著廷議。

這下議事氛圍已經完全不同了。

蕭瑀雖然二次拜相,可這次要老實的多了,而且他對於現在的新政也並不完全持反對態度,要溫和的多。

魏征倒是堅決反對派,可上火嚴重嘴都張不開。

財政預算會議算是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