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拐子馬(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399 字 2020-07-27

外家拳打人,骨斷筋折,剛猛暴烈,用在內家拳上,卻是真勁透骨,寓剛於柔,好似一團棉花里藏了無數鋼針,看似輕飄飄無力,實則一被打中,立刻就要被扎的渾身是洞。

適方才,那人出手一招,就把白澤打得凌空飛起,跌出幾丈之外,便有真勁兒入體,先把他橫練功夫破開,傷了腳踝,余勢未絕,又沿著腿上筋脈一路上行,令他半邊身子都氣血淤塞,麻痹不通。

不過白澤心思夠狠,竟然一腳踢斷樹干,借著強大的反震力道,順勢抵消了那人打入自家體內的一股勁道,強行疏通了血脈。下一刻,他刷的一動,雙腳交錯而行,腳跟踏蹭地面,力道深入地下三寸,蹭蹭蹭,幾下就來到了對手面前。

在他身後赫然拖出了兩條大溝,真如鐵犁耕地一般。

且這一次,白澤身形如烈馬狂奔,腳步直起重落,與之前的步法變換大有不同,腳尖微微朝內,起落處力道向外丁拐,卻是個一路的踐踏連環。

「咦,鐵甲連環?拐子馬!」那人眼中神色一動,卻是不等白澤靠近身前,就一眼認出了他的這一路身法的來歷。

據說古代騎兵,有重騎輕騎之別,其中重騎者又有一路人馬全都渾身披掛,著重甲重鎧,相互之間以鐵索相連,一旦沖鋒於戰陣之上,雖聊聊數百人,也能氣吞萬里如虎,如同重型坦克一般,生生碾壓對手,擋者無不披靡。

這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鐵甲連環馬」,民間又稱之為「拐子馬」的出處。

與此同時,白澤也搶身跟步到了面前,上手垂腕下壓,一記「鷹捉式」,發出急促的手指破空聲,鷹爪直落抓向對方肩頭。

那人卻只是站在原地不動,肩頭往下一縮,塌下三寸,正好避實就虛躲過白澤這一爪的鋒芒,三寸距離等同萬水千山,等他手上力道用盡,手指尖也才堪堪碰到了對方肩膀上的衣服而已。

隨即,那人肩膀又是一抖,肩頭傾軋,骨節爆響,順著原路又猛然頂了回來,一下就把白澤的鷹爪崩起一尺多高,勁力沾身,鑽心透骨,指頭尖上渾似抓住了一塊燒紅的鐵塊,忍不住就是五指一陣痙攣。

好在經過一夜的苦練,白澤以侯三的峨眉猴拳一掌四勢,演化出自己的掌指功夫,雖然還沒練成,但指節處的靈活度卻是增強不少,這五指一疼就好像他今早拉傷韌帶時候一樣,一覺不妙,自然而然往回一收。同時腳下轉動,身子一拐,起腳向外,朝著那人的膝蓋內側就是一極側蹬。

他這一路「拐子馬」的腿功,乃是鐵臂戳腳中少有的一路手腳並用招數,一旦施展開來,上打迎門三點,下踹膝蓋小腿,攻勢幾乎瞬間覆蓋全身,據說也是他這一派的祖師,因見到金國「鐵甲連環馬」之後,觸類旁通才創出來的一門腿功。打法極是驍勇。

據說當年戰場廝殺,拐子馬連成一片沖鋒陷陣的時候,烈馬奔騰,騎兵都手持丈八長槍,近身之時上面大槍戳刺如暴風疾雨,下面馬踏連環,最是凶險不過,且身披魚鱗鐵甲,不怕飛箭流失,刀砍斧剁。

而這一情形倒也和現在的白澤有些類似,鐵臂抖動如槍,雙腳踏動如馬,一身的橫練硬功也活像穿上了一件鐵甲,這么埋頭一沖,頓時憑空生出一股慘烈氣勢。

拐子馬沖鋒陷陣,固然擋者披靡,但一旦被擋,失了銳氣,因其人馬之間都用鐵索相連,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死上一個,就也亂上一群,免不了被人圍殺。

白澤一腳側蹬,起腳時肩膀不動,脊柱不彎,出勢收勢全憑膝蓋和腰胯用勁,若是近身搏殺,下面這一腳踢出去,根本是無聲無息,加上出腳時的速度太快,往往把人的膝蓋踢得粉碎,對手都不知道是怎么中的招。

不過那人顯然是對白澤家傳的鐵臂戳腳並不陌生,一見他出腳來踢,竟也如同未卜先知般,也把腳抬了起來,以腳對腳,正踹在白澤的小腿一側。

「好!」白澤大喊一聲,身子一斜,如馬失前蹄,側著身子一步邁了半圈,左丁拐,右上蹬,出腳如風,砰砰兩聲過後,卻又被這人分毫不差,扭轉身子,如先前一樣,以腳破腳給擋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