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老爸的公司出事了(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690 字 2020-07-27

猛烈的陽光直照下來,和昨天一樣都是驕陽似火,唯一的不同是,現在的白澤已經坐上了從天津到滄市的火車上。

滄市雖然歷史悠久,但卻只是一個小城,沒有民用的機場,所以白澤只能從成都坐飛機先到天津後,再倒一趟火車。好在現在全國鐵路都開始提速了,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火車只要半個多小時,速度比大巴快了兩三倍,出行十分便利。

火車上的人不多,白澤坐在靠窗的位子上,看著外面的景物在眼前飛快的消失來去,突然想起來,木道人在離開的時候,好像說是在他的包里放了一本書,連忙從旁邊的空座上拽過來背包,一陣亂翻。

果然,就從最里面的夾層摸出來一本厚厚的書籍。

這本書顯然是老道自己裝訂的,樣子比普通的書要大一些,邊上用的是古法線裝,封面的顏色有些像是牛皮紙,但摸上去手感卻十分細膩,並不粗糙,並且正本書的四個邊角都用黃銅包了邊,顯得古香古色。

尤其是里面的紙張,似乎也不是平常意義上的白紙,色澤微微發黃,卻又很堅韌的樣子,一拿在手里,就覺得非常結實,湊近了一聞,好像還有一股子奇怪的「香料」味道。

「嗯,應該是被專門的草葯浸泡過的獸皮,可以防潮防蛀,保留的時間更長久。我以前好像聽人說過,在古代紙張還不普及之前,在西方的一些國家,重要的資料都是用羊皮紙來記錄的,所以又被叫做羊皮卷。」

白澤雖然一直專心於練拳,很少涉及其他的事情,但終究還是十八九歲的少年,偶爾的時候,還會在網絡上尋找一些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東西的。看著手里這本書里面的「紙張」,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西方世界曾經轟動一時的「死海羊皮卷」。

不過,轉念再一想,自己在那谷里待了幾個月,每天都要吃許多的鹿肉,卻又沒看到過老道怎么處理那些剩下的鹿皮,便估摸著這書就是用那些鹿皮炮制的。

皮紙堅韌也比一般的白紙要厚很多,因此前前後後只有兩百多頁的一本書,拿在手里卻幾乎有大半本《新華字典》那么厚。封面上用毛筆只寫了「劍經」兩個繁體字,筆法古拙圓潤,唯有當頭一個「劍」字的最後一筆卻寫的有如龍蛇起陸,鋒芒畢露,濃郁的墨色,力透紙背,幾欲破空而去。

下面一行小字,落款為「鐵冠」兩字。

白澤看了也不以為意,只道這是老道的道號。隨即翻開書來,見到里面都是手抄的蠅頭小楷,工工整整,版式也是從右到左的豎版樣子,叫早已經習慣了現在閱讀方式的白澤,看起來不免就有些別扭。

加上又是在火車上,人多嘴雜,也不好仔細研究,所以把書拿在手里,白澤也只大略的翻看了一下,而書里面的內容,前面幾十頁都是講的袁公拳劍中的實戰殺法,從基礎到應用,層層遞進,一些東西白澤都已經開始練習,但更多的卻是諸如三步睡法,六字訣,行功三字訣等等的拳劍要術的原理和練習方法。

其中又包括了,三十六宮步行圖說,練眼,練手,練身,白猿形化六十四式法門,刺猿三十六劍等。

種種圖說,輪廓細若游絲,不但將人身外部的所有動作都表現的精到細微,而且還在上面標注了如何行功練氣的路徑和方位。

最後一部分,卻是木道人畫出了袁公拳劍中一些散手的架子,詳細講述內家拳劍中如何練氣發力,增長功夫的許多道理。不過這一部分,老道寫的東西都很零散,內容似乎也不全是他教給白澤的袁公拳劍的東西,還夾雜了他的許多感悟和心得,字字珠璣。

然後,紙張的顏色偏淡了一些,似乎是後來新添上的內容,原來木道人在書的最後一部分上,將白澤家傳鐵臂戳腳中遺失的那一部分「五步十三槍」,全部補得齊了。

看了十多分鍾,車廂里忽然傳來廣播到站的聲音,白澤立刻把書仔細收好,准備以後有時間了,在仔細研究。

順著人流出了火車站,白澤哪也沒去,直接過了馬路殺到對面的長途汽車站買了一張下午兩點去往肅縣的的車票。又看到候車大廳的一側有兩個投幣電話,便走過去要給家里打一個,沒想到電話剛一接通,就聽到對面傳來他母親的聲音。

「喂,哪位?要是來找白建軍要債的,就來他家老宅吧,今天人都在這,正好一起解決了……。」

「媽,你這是怎么了?家里出事情了?」

白澤猛地一皺眉頭,眼神中間就閃過一抹厲色。他的母親方華是一位傳統的中國女姓,任勞任怨,脾氣溫和,向來很少有發脾氣的時候,但剛才接電話的時候,白澤卻明顯的聽到了她語氣中所壓抑著的怒火。

這對白澤而言不啻於是揭了他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