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為劍仙乎(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565 字 2020-07-27

「劍術的三重境界,形劍,氣劍和神劍,以我現在的本事,連形劍都還只是打了一個基礎。殺兩個悍匪的左旋刺和右旋刺,雖然劍出無回,但出手的時候還是太過死板了,齊眉劍九勢刺法中的殺法,招式雖然簡單,但想要具體應用到實戰中,卻總覺得有點什么地方不對勁。況且練劍先要練氣,練氣貴在存神,存神之始,根在固精。我從小練拳,精元茁壯,這一點倒不必多想,而且最近拳法入神,精氣入腦,存神的功夫也有了一些火候,但練氣貴在堅持,非一曰之功所能成就。木道人在傳我劍術的時候,隨手一劍,就能分裂銅人,形劍練到極處甚至可以人劍合一,馭劍於百步之外,看來我以後練劍還是要如在峨眉山中一樣,不能懈怠呀。」

「至於刺猿劍,我現在的氣不足,神不靈,內外三寶都無法渾成一片,自然也就身不能輕,更別說練到至妙變化自出的境界了。」

站在房間當中,仔細總結自己今天的所得,並從中一點一點的找出自己身上的缺點,然後加以分析,於是白澤很快就得出了自己眼下劍術中最大的不足之處。

說到底還是他接觸劍術的時間太短,就算木道人給他一番「填鴨」似的教導傳授,算起來還不到一百天的時間里,他真正所能得到的東西,其實就只有那劍術中最基礎的一部分而已。

雖然,他身上還有老道親筆所書的一部《劍經》在手,但那里面的東西想要變成自己的,也非得白澤一步一步,從頭開始苦練不可。

當想道刺猿劍的時候,白澤心里一動,迅速的原地扎了一個定海針的架子,降住脊椎,把全身的重心都放在尾閭上,然後站在原地,以指代劍憑空比劃了幾下,一口氣升騰於丹田之中,緊跟著往上一沖,入腦下行,經夾脊,過會陰,再回到丹田,須臾間一升一降,形成一個丹氣循環。

白澤手臂一動,捏成劍指,氣息吞吐間,便依著記憶中刺猿劍的劍勢,嘗試著把丹氣逼入手臂和手指中。

「哧」!手臂猛地跳起半尺多高,劍指憑空劃出一個圓弧,白澤只覺得一股大力自周身壓入手臂,脊椎往上一聳,心臟猛地一炸,手指頭頓時破開空氣,朝前疾刺而出,配合著身上一陰一陽兩重勁兒,他的手指尖上當即鮮艷如血,好似沾了一點朱砂也似。

丹氣灌注於劍身,隨心念一動,意動而劍出,雖然沒有具體的招式和套路,只有寥寥幾手散手,但功夫一到,配合身法步法,就能生出千種萬種的變化來。這也正是刺猿劍之所以被稱為至妙變化自出的原因所在。

因為這原本就是從形劍向氣劍過渡的一路劍術。

刺猿劍成,也代表著你練出了劍氣。

所以,這一次的嘗試,白澤仍舊是以失敗而告終。就在他手指頭劃過一個半弧,將將向前刺出的那一剎那,丹氣一降,內壓全無,他手指上的毛孔也開始往外滲出一滴一滴的鮮血,丹氣所過之處,筋脈肌肉,如同點燃了一條火線。

氣血一瞬間倒灌,白澤的心臟砰砰砰砰,跳成了一個個,胸口起伏,如同擂鼓,轉眼過後,就是渾身冒汗,全身上下似乎連一點力氣都提不起來了。

「練氣的功夫還是遠未到火候!」

一屁股坐到床上,白澤不禁苦笑連連,「丹氣不灌入手臂還好,一沖進去,所有的勁兒就全都亂了,這還是我自己的手臂,若是換了一把劍來,想要丹氣入劍,豈不是更要難上百倍?到時候,氣息倒灌,我的心臟也受不了呀……」

古代的劍客練劍,務求實用,一招一式都是真正拿來防身保命,戰場殺敵的,是以每每練劍,「劍勢」都要經過千錘百煉,除此之外更須以內外功夫相佐其根。劍道之道,全憑乎神。神足而道成,對精神上的要求也是極高,一旦與人動手,全身都依附於劍上,陰陽合把形同一體,眼中有我無敵,不動則已,一動就要取人姓命。

所以劍術的精妙全在於因敵而動,一擊成功。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基礎,那就是劍術內煉的功夫,一旦內氣不能與劍相合,只憑劍招,劍勢,寶劍之利殺人,時間一長便如同無源之水,久之必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