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國安來人(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775 字 2020-07-27

雖然早就在心里猜測過「麗莎公主號」游輪的來歷,絕不會簡單,但聽了裴炎的這一番話後,白澤卻仍舊感到十分震驚。

他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不管功夫練到多高的境界,但接觸外界的事物實在還是太少了,裴炎說的這些,許多都是他以前連想都沒有想過的東西。、「和你說這些,是希望你能謹慎一些。你們練拳的,雖然有自己的圈子和規矩,但在國內還是要受到制約,俠以武犯禁的例子從古到今都不少見,你想要過的舒服自在,首先就要叫別人看到你的好處……說白了,其實就是為國家出力。這對你來說目前也是最好的選擇。」裴炎道。

「練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這是一個選擇。」白澤眼神爍爍:「你說的這些,我都能了解。歷代以來,練拳的人身上有功夫,本事越大的,就越不甘於平凡,很多人不走正道就入了邪路,不是殺人搶劫,就是混黑走了幫派,總之就是以武力行事,不受律法的拘束。不過,話又說回來,過去冷兵器時代,功夫厲害又不服管教的,在政斧眼力算是個麻煩,可到了這年月難道有槍有炮,對付起來還覺得困難么?」

「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裴炎哧的笑了一聲,搖頭道:「剛才我也說了,你們練拳的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面誰的功夫高,誰的能耐大,就必定會受到很多人仰慕,會吸引許多人來拜師學藝。而且但凡是能練得起功夫的人,一般也都是有些勢力的,至少家財不缺,否則營養跟不上去,絕對也堅持不了長久,這么一來難保時間一長就要在地方上形成一個抱團的勢力,就像是過去的門派。你看少林寺,一座和尚廟,有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名頭之後,潛在的勢力該有多龐大,只在國內的徒子徒孫,從下到上,關系就盤根錯節,理都理不清楚。這個,也也就是你們這個圈子最叫人忌諱的地方。再說的狠一點,練功夫的人,勢必沒有太多的時間學文化,學知識,功夫越好,學問越差,年輕的時候好勇斗狠,不知進退,放到社會上又沒有別的謀生手段,進入黑社會就不奇怪。」

「你再想想,從清末民初到現在,一個武術名家的身邊哪有一個是獨善其身的。就連八卦掌的祖師董海川和楊氏太極的楊露禪想要教拳走的不也是京城的上層路線……這勢力放到現在,那可真是不得了呀。」

白澤想了想,頓時對裴炎的話深以為然。

他雖然年輕,沒見過多少市面,但從小也聽過白老爺子講過民國的一些江湖軼事,那個時候天下動亂,軍閥割據,政斧沒有能力掌控全國,所以各地一些有名望的拳師武師,不是被當地鄉老請出來訓練子弟鄉勇,防匪防盜,就是廣開山門,大肆收錄弟子,然後形成很多的地方勢力,用以自保。

而練功夫的人,九成九火氣都大,好勇斗狠之輩比比皆是。

說什么「以德服人」,那全是老一輩拳師在年老之後的「托詞」,年輕的時候,他們打起來比誰都狠。不狠也活不到老。

這樣一群人,湊在一起,好勇斗狠,不形成勢力都難。如果再被有心人,一鼓動,搞不好就要走上「席卷天下」這條路。

好比當年董海川年輕的時候,不也曾加入過白蓮教,干的就是造反殺人的活計。

再往上幾百年,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當時的幾路反王,幾乎都是打著「摩尼教」的旗號起事。而這個摩尼教說白了其實就是金庸武俠小說里的那個「明教」,野史中朱元璋之所以立國號為「明」,據說也是緣由在此。

然後接下來幾乎貫穿了整個明清兩朝的「白蓮教」更是黑社會中的黑社會。

此後,更由此而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天地會」。

至於近代以來的革命史,什么青幫,紅幫,三合會,乃至於大名鼎鼎的同盟會,里面許多大人物也都是出身幫會。

甚至就連孫文孫大炮也曾在洪門之中掛了一個長老的頭銜。

由此也足以見得,武術圈子的勢力從古到今,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小則歸隱林泉獨善其身,大則翻天覆地,改天換命,而這也恰恰正是被任何時代的當權者所最忌諱的事情。

一個人的武力不可怕,可怕是匯聚在這個人身邊的勢力。

比如白澤現在功成名就,收了幾個徒弟,要是徒弟出身貧寒也罷,學了功夫最多好勇斗狠,打死打傷別人,大不了依法而決去蹲監獄,對社會也產生不了太大的危害。但如果是在這幾個徒弟里有幾個出身豪門的權貴子弟,那事情就變得可怕了。

權貴之所以稱之為權貴,就是因為其身後的地位出身和龐大的利益關系……。

「你現在的功夫厲害了,但老爺子不想你走過去武術家的老路,所以要借我的口,逼你一下。你們白家只有你一條根,你要有個三長兩短,我們無法交代,雖然我也明白你心里肯定不願意,但該說的我都和你說了,所以還希望你一定要好好考慮一下。」

「另外,剛才我說的這些,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不要和外人多說,否則我可是要犯紀律的。」

「你放心吧,你說的我會考慮的。」白澤看這個意思,知道裴炎的話差不多也說完了,就要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