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黃鶯為什么叫「織女」(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653 字 2020-07-27

王少卿一手抓在空處,知道白澤精於腿法,身法簡直高明的嚇人,連忙准備重新部署對策,卻突然被白澤反身一聲大吼,直喝的耳膜生痛,剛一起身便不由自主慢了一剎那,轉回頭一下就被白澤凌空打壓,搶上了身。

高手相爭,尤其是內家好手,一招一式都內蘊大力,輕易沾身不得,不過事到臨頭,王少卿雖然已經錯過了追擊白澤的最好機會,眼見對方凌空出爪,聲勢凌厲,心里卻也並不怎么慌張。

畢竟是師出名門,又見過大世面,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中南海保鏢,王少卿人剛剛從地上站起身來,立刻就是把眼睛一瞪,全身上下的衣服恍如波浪起伏,筋骨肌肉被他一口氣轉動拉伸,就好像是一台拉緊了吊索的起重機,啪的一口氣噴出來,鼓腹如雷。

白澤只側耳一聽,就看到隨著他身上筋骨齊鳴,每一聲雷音,都伴著腳下地板咔嚓一聲的清脆爆響,聲音雖然不大,但清晰可聞,逐漸連成一片,只一個呼吸的功夫,王少卿雙腳站立之處,足有三寸厚的實木板材就已經龜裂了無數裂痕。

與此同時,他的身體也微微下陷,兩只腳面都慢慢陷進了地板之中轉瞬之間,白澤目光如電,已經看得清楚,王少卿口中每發出一聲氣流爆裂的炸響,他的胸腹和骨骼之間就快速的震盪一下,隨即前後兩腳自然分開下伏,背上的一條脊骨也同時上下伸縮不定,力道頓時如同百川匯海,嘩啦啦一片擰成了一股繩兒。

他動作隱蔽,發力晦暗,動作又快到極點,外人也看不清楚他動作中的蘊含的內家發力法門,只以為王少卿功力深厚,不見作勢,就把腳下的實木地板給踩的裂了。

但這卻絲毫瞞不過白澤的眼睛,他雖然沒有練過心意[***]拳的十大真形,但多年來接觸到的資料卻不少,一眼便看了出來這個王少卿的功底實在深厚,居然已經把十大形中的雞步樁練到了,全身束裹,內涵展決,收如擰繩,放如決堤的上乘地步。只憑這一點,就比許多練了一輩子心意拳的老拳師要強的多的多了。

心意[***]拳中,雞樁有雷,十形一樁。而這雞步樁就像是形意拳中的三體式一樣,實為十大形的母拳,無樁則無形,實戰全靠用樁打人,任何殺招都是從這里演化出來的。

而且海派的十大形,素來就有,雞腿、龍身、虎抱頭、熊膀、鷹捉,雷聲之說,功夫一旦練到了家,筋骨一動,自然就會吐氣開聲,恍如雷鳴滾滾,這也和形意拳中的虎豹雷音十分相像。白澤看見王少卿踩雞步發力,立刻就知道這家伙應該是得了幾分心意[***]拳的的真傳,動起手來,十大形練打合一,只怕比剛才那武當金蟾派的呂如松還要強上不少。

只憑這一口氣的精純勁,就看得出來這人的功夫應該是和莫高窟差不多的。不愧是大內出來的年輕高手。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幾乎就是眨眼的時間,王少卿的雙腳腳踝,雙膝,腰胯,脊椎,頸椎,以及雙肩,雙肘,雙腕的關節同時轟鳴炸響,一時間,他雙腳平平陷入四面一寸有余,身上氣勢頓時變得霸道無比。

心里頭電般閃過一系列的念頭,白澤忽然在王少卿身上雷聲炸開的最後一下時,全身重心猛然下移,從廊柱上的墜下的速度劇增十倍,彈指過後便兩腳落地,弓身屈膝,心意剎那變得空盪盪一片,緊跟著兩只手順勢前撲,倏地變得沉重如山,手上的力量頓時又增長了三成。

與此同時,在場的眾人中,黃鶯的眼力最好,一打眼就發現了白澤原本白皙光滑的小臂,突然在落地出爪,順勢一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反倒是自他小臂以下,全都凸起了一片片魚鱗大小的青色鱗甲,並且這鱗甲還一路往下延伸著,瞬間就覆蓋住了白澤的整個手背,同時他雙手十指的指尖也一下子變得猩紅如血。

十根指頭前面的指甲,就仿佛是大型貓科猛獸,陡然從肉墊里彈出來的利刃,青蒙蒙一片,充滿了冰冷可怕的金屬質感。

「該死的,這個白澤居然把鐵布衫和鐵臂功都練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再用鷹爪擒拿手發力殺人,一鼓氣,周身震盪,達於末梢,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莫非,郭追說的都是真的,這家伙當時和他交手並沒有用出全力,是留了情的?」

黃鶯面色一變,腳下不著痕跡的往後輕輕退了一步,心中不斷想著,卻絲毫不影響手上的應變,除了本來就站在她身邊的宋怡然之外,任何人都沒有察覺到,在她的垂在大腿一側的拇指和食指之間,已經悄悄的露出了五根又長又細,一寸多長的鋼針。

這種鋼針的樣式,就和大號的縫衣針差不多,但材質更好,份量更沉,且顏色發黑,上面還專門做了反光打磨處理,加上她手法隱秘,動作悄然無聲,如果不是宋怡然和她熟到極點,深知她的底細,就算她靠得再近,也難以發現。

何況峨眉派的歷代祖師中原本就有女道姑的存在,許多功夫都建立在精巧,細膩的基礎上,講究以巧制勝,以宋怡然練習得峨眉簪法中,便有金錢鏢,娥眉刺的暗器手法。悚然現在槍械當道,再強的暗器也比不過大威力的火器,宋怡然並沒有在這上面下過多少苦功,但好歹一定的眼力和理論還是有的。

而事實上,黃鶯手里的這五根鋼針,其實就是傳自少林的暗器梅花截木針。

這種針,五根一組,尾部打造串聯,刺入人身時,因其形狀如梅花五瓣,所以又常被稱作「梅花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