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隊格斗術和武術(1 / 2)

一路拔劍 魯西平 1662 字 2020-07-27

「你在干城軍校當教官,平常都教什么?詠春拳么?」就在白澤坐上了部隊的專車,謝鐵蘭就直接做到了駕駛位上,把車緩緩開出了軍區大院。一路上,白澤和孔雀坐在後排座上,閑聊了兩句,就不知道說些什么好了,只好把話題一轉,問起了關於干城軍校的事情來。

「什么都教一些,但主要的還是軍警系統的擒拿格斗和軍體拳、捕俘拳。軍校的學員里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家學淵源,有條件從小接觸武術真傳的,剩下的大多數人年齡已經過了練功的最佳時間,練拳不太現實……。」

「軍體拳和捕俘拳……?」白澤沉吟了一下,他們練拳的人,從小練功,抻筋拔骨,學功夫都是循序漸進,一個腳印一個腳印,一招一式花費大量時間苦練出來的。想要在一門功夫上有所成就,動則就要花上十年八年。

這種耗費時間的練法,顯然是非常不適應軍隊要求的。現在的年輕人當兵一般都是二年的義務兵,這么短的時間想要練拳,甚至連站樁的時間都不夠。

白澤一家,除了他之外,爺爺和老爸都是當過兵,打過仗的,尤其是他的父親白建軍服役時正趕上七九年初的那場「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後也因此被選調進了當時的「解放軍軍體院」,協助研發軍體拳。

所以,白澤知道現在部隊里一般戰士練習的軍體拳,只有三套。是在總結了我軍戰士從浴血戰場上,捕俘、殺敵實戰的基礎上,初步融合了少林幾種拳法中的擒拿,摔打,彈腿幾路踢法演化而來的。雖然也有一定的實戰意義,但因為練習者都是常人,沒有過硬的基礎和素質,演練時多也注重凝聚部隊的士氣,屬於是軍隊中最大路的貨色,簡單易學。

但從第四套軍體拳開始,到後面的第五套,第六套,第七套,就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和傳統的武術拳法迥然有異的完整體系。從這一點嚴格的來說,它甚至已經不屬於一般武術的范疇了,也並非是單純的赤手格斗術。

中國的武術講究「內養」,就連外家功夫,講究的也是「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功夫練到了家,仍舊可以由外而內,歸根結底還是和內家拳殊途同歸,在拳理上仍然是一致的。但軍隊的格斗術所強調的核心卻是「對敵人進行最單純的制服和殺傷」,這在武術中就是最純粹直接的「打法」。

而且只講打,不講養。

清末民初的時候,是中國武術史上近三百多年來最鼎盛的年代,短短一百年里涌現出來的武術大家,燦若星河,而這些人里也有很多都是活到了新中國建立之後的。經由這些人群策群力,拿出自家門派中最實用,最凶狠的打法,整編在一起的純殺傷姓的技擊招數,其實戰的效果有多強,自然是可想而知。而這正也是軍隊中直到現在仍在秘密流傳著的後幾套軍體拳的真正來歷。

「軍隊歷來都是最講究「素質」和「忠誠」的地方,只有最精銳,最忠誠的軍人才有資格,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實戰姓更強的技擊。就是不知道干城軍校里的那些學員們學的都是第幾套軍體拳?」

白澤心里想著,眼睛里頓時有些發亮,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下了。

他練得鐵臂戳腳中,打法也是招招致命,而且功夫越高,殺手越甚,和人交手時,手腳齊動,上下一體,碎顱,折腰,破骨,斷筋,殘忍毒辣。

如果動手的是白澤這樣的拳法宗師,那殺起人來幾乎就像鐮刀割麥子一樣簡單。

這明顯也不是任何一套「軍體拳」所能比擬的,但想要達到這種效果的前提卻是要把功夫練到像白澤那種地步才行,想要推廣起來,明顯就是不太可能的。

「軍體拳」好就好在「所有人」都可以練,依著各人不同的素質,總有一套軍體拳會適合你。而且軍體拳中的後幾套里,也都有各家拳法的影子在,這種純打法的技擊形式一旦落到武術家手里,稍經演練,幾乎馬上就能形成可怕的戰斗力。無論是戰場搏殺擒敵,還是特工滲透刺殺,都非常適合。

所以,軍隊里才會有那么多的高手,即便服役期滿了,仍舊留在部隊里。這些人都是精英,是人才,就好像眼前這個謝鐵蘭三十出頭的少校軍官,不也是被裴大海從特種部隊直接調到了干城軍校當教官了么。

白澤是真正的武術大師,當然會明白這一點。而且他還知道,部隊里的武術家和社會上的武術家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他們首先是軍人,然後才是武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