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再臨供銷社(1 / 2)

離開郵電局,關有壽還真有心想帶閨女去廢品收購站,除了買小人書,他也想找找有沒有一年級的課本,順便買點舊報紙。

以前三少爺可不就是五歲開蒙,他跟在身邊就聽那位老先生提過有些書香門第的子弟在三歲就啟蒙。

廢品收購站離主街有些遠,他先征求閨女意見,「你是想先去找小人書,還是先在這邊逛了再去?」

「爹你說呢?」

「我呀,還是先在這邊逛個夠,等到了點,咱們去對面飯館吃了再去廢品站,剛好在那邊等老大爺的馬車回去。」

「爹真厲害,我聽爹爹的。」

關有壽樂得呵呵直笑,摸著自家姑娘的小腦袋,決定來一趟咋地也要給孩子買點小零食,把她的紅荷包給塞滿。

與那日不同,縣供銷社顧客不是很多,三三兩兩站在買布匹的櫃台前面,在那挑選一些東西。

一來此時正是下午,二來沒有那天似的有不要票的瑕疵品待售,三呢,還是那句話,城里人過日子也手上緊巴巴。

關有壽抱著女兒順著櫃台轉了半圈,看過各種商品,然後走到副食區,這時候的供銷社和百貨商店都分了百貨和副食品兩塊區域。

「同志,我要買東西。」

一位年長一點的售貨員放下手上的活,坐在凳子上一動也不動的抬了抬頭,「買啥?帶了票吧?」

不怪她如此說,看樣子這一位年輕人是鄉下的,身子的深藍色褂子打了好幾個補丁不說,還洗得發白,可別讓她白忙乎一場。

「有票!不要散糖,」關有壽指了指櫃台里的水果糖,「給我來半斤,我要這種,奶糖也給我拿30顆。麻花稱一斤。」

售貨員同志驚訝的看了看他,倒是沒再多言,立即站起身拿了三張包裝用的草紙鋪在櫃台上,伸手就從櫃台里面抓了幾把,抓完一樣包起來,又用紙繩扎好。

包好三包後,依次放在稱上一稱——怪了,剛剛好。

比起關平安,關有壽則見怪不怪。

這年頭別說縣供銷社,就是他們屯里代售點的馬寡婦抓起東西也是每次不多不少,重量誤差沒多少,何況一斤有幾顆糖,一斤幾根麻花,對於她們經常上手的售貨員來說,大致上都有數。

售貨員拿著個算盤扒拉幾下,瞧得父女倆人嘴角直抽,就這么一清二楚的東西,至於嗎?

這還不算完,撥好算盤,還得等對方開完票,用鐵夾夾好,再從頭頂上的鐵絲上「唆」的一聲傳到收銀櫃台。

接著,他們父女倆人還得跑去那邊先付完票、付完錢,才能倒回來取這三包,真不容易啊。

越是大地方越是規矩多,忒麻煩。這要是在公社和屯里的供銷點只要給票給錢,拿了就走。

但也是有利的地方,像奶糖,小的代售點不一定有,村里人就是有寵著孩子的主,也得顧忌點熟人目光。

在縣城就是這點好,不像去屯里代銷點買點東西,弄得整個屯里人都知情,也不像在鄉里的供銷社,隨時能遇上個熟人。

關有壽將三包東西塞進隨身攜帶的一個布袋子里,抱起閨女又去了紡織品櫃台,要了一塊毛巾。

也不是他舍不得,而是買回去,別說他爹娘,就是他媳婦都會念叨死人。

摳門習慣了的娘們,她咋就不懂閨女兒子的小嫩臉又不是老樹皮。

每天早上見到倆孩子紅通通的小臉蛋,他就心里一揪。以前是沒錢,現在爺好歹也是有白來塊巨款的大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