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肯定是聽錯了(1 / 2)

手帕包攤開,里面赫然又是一沓十幾張不同的票券,還有一塊兩塊面額的紙鈔。葉秀荷數出紙鈔里的五塊面額放在一旁,又挑了三張一斤半斤不等的糖票放在上面,隨即她咬了咬牙,又抽出兩張全國糧票。

至於她男人說的什么這一包全給寄回去?

她肯定是聽錯了。

當姑姑的給侄子成親隨禮五塊錢又有糖票又有糧票,回頭還得添上一塊布料和一塊毛巾毯,這份禮肯定是不少了。

沒瞅她閨女為了讓她這個當娘的手上能寬松點,把一直舍不得賣掉的最好野山參都給賣出去只剩了兩根?

侄子到底只是侄子,咋能跟她親閨女親兒子相比。就跟大侄子似的,她就是再疼,冬子還能覺得她比他娘重要?

葉秀荷整理出票劵和散錢,滿意地合上木箱蓋子,趕緊先藏好箱子。隨後她又開櫃子拿出她的那個「餅干盒子。」

「……一個月攢十塊,一年就是一百二,到二十歲就是四年,四年就是二年二百四,四年就是四百八。」

葉秀荷一邊將將散錢和票券整好放入鐵盒子內,一邊嘟囔著她的一筆賬,「還差好多呢,要不把票給換了……」

關平安可不知她娘正愁著她的嫁妝,實在是齊家給葉秀荷的壓力太大。試問誰家孫子還沒滿十八歲就有上萬的積蓄?

之前葉秀荷還真不知道齊景年有這么多積蓄,孩子父母走的早,能給孩子留下一套院子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她咋能想到家大業大的齊家早就被老倆口分了家不說,還一分不留就把老兒子的家底早早就還給了小孫子。

如此明理的老人真的非常少見,更難得的是小北他大爺兩口子也是好人,真真做到十幾年如一日不占一分便宜還倒貼上了。

可越是這樣的人家,她更不想將來閨女被人看低,最起碼她閨女將來出門子的嫁妝就不能輸得太少。

孩子親爺爺?

她還是別指望得了~還不如指望她干爹現實點。最起碼隔壁院子,老爺子就早早給落在孫女頭上。

再說了,不是她胡思亂想,看看她爹娘,明理吧?可姑娘和兒子還是不同的,有啥家底老人都愛留給兒子。

估計孩子的親爺爺就是再財大氣粗,將來給孫女的還是有限,只怕絕大部分家產還是會直接留給孫子。

關平安見張嫂開始准備宵夜,她又去陪梅大義嘮了幾句。至於梅老,那就是一位工作狂。在書房里一忙上,她梅爺爺絕對是不搭理她的呢。

「娘,你在干啥?」

「翻翻看還有啥東西。」

倒回來時,關平安見在翻箱倒櫃的葉秀荷瞅都不瞅她一眼,上前戳了戳她娘,「問你閨女我呀。」

「去去去,去後院玩兒,別打擾我。」

「娘~」

「乖哈。娘要找找看換季的東西。」

「還有個把月呢。」

「你不懂的。娘還想找找看其他東西,上回你陳阿姨還問娘手上有沒有綉了花樣兒的鞋墊,我得找找。」

「我屋里有。」

「你那些不行,太精致了。」

精致還不好啊?

關平安聞言搖了搖頭。她娘准是又摳門了~上回就舍不得給人家兔子皮。就那玩意兒,她家不要太多喲。

被嫌棄的關平安只好「打道回府」——去往後院。話說她哥還真是百折不撓,你說老下輸了還找人家下干啥?

這個家最歡快的永遠是黑子一家五口,不知傻跑個啥勁,外院到後院就沒消停過半刻。哼~沒肉吃了!

仰望著月亮,聽得到窸窸窣窣,高高低低的蟲兒鳴叫的聲響,多有詩意呀,要是身邊沒有小黑搗蛋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