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內舍名額(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813 字 2020-07-29

賈環在賴大家住了兩晚。端午節的第二天上午,賈府的二管家林之孝帶人幫賈環將禮物搬到一輛馬車上。

到賈府的側門處,還有兩輛馬車等候著。車中裝滿了大包、小包,都是賈府的長輩賞賜給賈環的端午節節禮,盡顯賈府的豪族氣派。

林之孝解釋道:「三爺,你的文名傳遍京城。端午節前,每一個來府里送禮的人,都要贊你。這些是東西兩府的主子們給三爺的端午節節禮。」

賈環輕輕的點頭。原來他回來能有這么高的禮遇還有文名的加成。看著兩馬車的禮物,他得承認一點:賈家「捧」得他很爽。讓他很有被重視的感覺。

當然,從榮、寧二府的主人們來看,這不是捧,這是一種長線的感情投資。

賈環心里笑了笑。先回內城的客棧取了行李,再經由延平門出城返回聞道書院。

到書院後,將禮物分門別類的處理:用度、衣衫、金銀等都放在葉講郎處;美食、點心分送給山長、講郎、朋友們;容易長期保存的,則是自己留了些日後打牙祭。

而後,便投入到緊張、繁忙的學習中。時間悠悠的從指縫間流走。

仲夏的一個傍晚,香山腳下中呈現著一片繁華的盛夏景象:赤腳的農戶、綠郁的樹林、金色的麥田、渾身塗著泥巴的水牛、裊裊的炊煙、籬笆牆肆意的水鴨。

一輛精美的粉色馬車平穩的行進在黃土道上。車窗簾微微掀起一腳,露出一張精致美麗的美人臉蛋,國色天資。

馬車右轉,上了香山,最後停在香山山腰。此時夕陽搖搖欲墜。滿山青翠。沐浴在夕陽中的一座華麗道觀:璇台玉榭,寶象珍龕。山寺暮鍾悠悠傳來。

富麗堂皇的道觀大門上橫匾寫著:棲霞觀。

「奶奶,到了。」

時間匆匆,轉瞬就是五月底。二十五日傍晚,賈環得了齋夫的通知,去書院後門會客的耳房見他的長隨錢槐。

問過賈府里的情況後,來給賈環送書信的錢槐說起東府少奶奶秦可卿在香山的棲霞觀帶發修行的消息。

「據說,蓉大奶奶為了求子,要在棲霞觀修行三年。嘖嘖…。現在兩府里議論起來都說她心誠。珍大爺為此氣的罵了蓉少爺好幾回,叫他去把他媳婦接回來。」

錢槐不知道內情,說起來時,一臉的驚嘆。想來,秦可卿放棄錦衣玉食,去道觀里餐風飲露讓他不解。

賈環微微一笑,心里給秦可卿點個贊,一本正經的道:「你懂什么?母以子貴。秦氏沒個兒子傍身,寧國府偌大的家業和她可就沒什么關系。」

錢槐嘻嘻一笑,撓撓頭。他不是很懂。蓉大奶奶不在府里,蓉少爺不會和其他女人生孩子?東府的風氣可是…,嘿嘿!三爺大約還不懂這些吧?

賈環自是不知道他的長隨在想什么。打發錢槐去東庄鎮休息。明天早上再過取他的回信。

賈環在想另外一個問題:秦可卿不在寧國府,今年冬天焦大要罵賈珍扒灰,怕是找不到對象吧?另外,他有點好奇,養小叔子的那位到底是誰?

而秦可卿不在,賈寶玉和秦鍾在今年冬的初會還會發生嗎?那個很邪惡的話題:這兩個到底搞--基沒有?賈府的族學里可是有n多流言。

賈環心里失笑,返回寢舍看探春給他的信。

他這只蝴蝶已經在扇起「改變」的翅膀了。

第二天中午,賈環給探春回了長信,在中午時分交給錢槐,剛出耳房恰巧碰到大師兄公孫亮。公孫亮熱情的邀請賈環到他的寢舍中一起吃午飯。

聞道書院弟子的寢舍分為三個檔次:外舍寢舍十人一間,如同高中時的大通鋪;內舍寢舍四人一間,類似於大學寢室;上舍寢舍一人一間。

公孫亮是聞道書院的學霸,長期在考試考的第一名,他早早就在上舍寢舍中住著。

從書院的後門穿過內舍寢舍的院落,再穿過一片竹林和一處回廊,就是上舍寢舍,一進四合院的布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是廂房。公孫亮的住處在北二號。

進門是一個約50平的單間,中間有屏風隔開客廳和卧室。配著有各種生活用具。有些邋遢。書籍堆在角落。

公孫亮俊臉微紅,打個哈哈,將書桌收拾出一角,和賈環分座而食。他前些時候回了家鄉密雲縣一趟。前天才回,帶了些家鄉風味的食物。因而特意邀請賈環品嘗。

實際上,公孫亮是心里有些愧疚。

三月底大家一起去府試報名,賈師弟請書院的同學一共十七人在醉仙樓吃飯喝酒,花銷30多兩銀子。若是賈師弟在他家里處境不好,他可是作了一回惡人。

想到這兒,公孫亮問道:「賈師弟,你端午節過得怎么樣?」

賈環笑著道:「還行吧!」他這次回賈府之旅,有點類似於衣錦還鄉吧!總體而言,還是蠻爽的。

公孫亮哪里肯信?安慰道:「賈師弟,我之前說帶你去妙峰山等地游玩。等你院試過後,我帶你去。呃,過兩天月考後,我帶你去看一位美女。」

賈環幾乎在一瞬間想起公孫亮在書院里「思慕佳人」的名聲。一陣無語,大師兄,我才九歲,你帶我去喝花酒真的好嗎?

但事情根本不是賈環想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