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臣風采(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680 字 2020-07-29

聞名天下之日不遠!齊都御史對賈環的評價、贊譽相當高,連稱呼都更改為「賈小友」。

這讓素知齊大人平時為人,跟隨著來的五名幕僚們各自面露異色。要知道,來聞道書院之前,齊大人還惱怒聞道書院破壞京城西郊穩定的救災局面呢。這其實意味著齊大人心中對東庄鎮賑災的事務很滿意。

曹、劉、胡、曾、李五名師爺紛紛出言符合,誇獎賈環,「賈小友,精明能干。於實務一道游刃有余。老夫佩服。」

「災民突至,通權達變。重建小鎮,條分縷析。一一陳列如畫。真是干才也!不愧是英姿少年。」

「以我觀之,賈小友心中大有丘壑。可有詩作記之?」

跟著五名幕僚身邊的七八名書吏都是笑起來,為齊都御史的話增加氣氛、效果。

天下聞名,賈環其實心中無感。他對名聲沒有需求。不是說名聲沒好處。名聲是軟實力,作用很大。但會給他離去的道路帶來很大的麻煩。這要是後世的傳媒時代,他真的天下聞名了,離開賈府這條路根本就成了泡影。那他只能是老老實實回賈府,跟著賈府那群豬隊友混。

當然,給人贊譽、拍著馬屁,即便知道是齊都御史帶來的效果,賈環心里還是舒暢。不過,他婉拒了曹師爺作詩的要求。心道:我倒是想寫一句,就怕你們怕啊。

賈環在此時想起的是主席的一句詩:分田分地真忙。

新建的東庄鎮路口,頓時有些熱鬧。

葉講郎、駱講郎、公孫亮、柳逸塵、姚緯、都弘、秦弘圖、易俊傑等人都是笑起來。齊都御史對這樣贊譽賈環,那書院這里就算是過關了。

人群中的柳逸塵還在想著剛才齊都御史進入鎮中時的威風:一人走過,千人禁聲。而賈環能獲得這位二品高官這樣高的贊譽,這是能力得到認可。讓他心中與有榮焉。

山長張安博見慣世情,擔心捧殺,壓著調子,笑著道:「齊大人過譽。我這弟子年齡還小,聞名天下並非好事。」

齊馳環顧四周,天高氣冷,不以為然的笑道:「伯玉兄愛護弟子的心本官知道。然而,錐處囊中,其末自現。沙叔治在京城中贊譽他:英姿少年,雛鳳清聲。本官深以為然。伯玉兄壓是壓不住的。」

山長張安博就笑了笑,並不爭辯。他不是要壓賈環的名聲,而是要壓齊馳贊譽的調子。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賈環還在養病中。連課業都基本放下來。他不希望齊馳給賈環派遣事情。

東庄鎮的重建工作,賈環實際上只是當了一回「鎮規劃辦主任」,剩下的工作都是同學們去完成。賈環並不費腦子。每天只是處理些工作小組報上來,難以決斷的事情。組織,管理,采購,招商,拍賣,競價,合作開發,股份收益、分紅等等,這些在重建中遇到的問題,他處理起來駕輕就熟。

齊馳並不在意張安博的想法,態度和善的問道:「賈小友,東庄鎮這里的條件比黃洛鎮好。本官欲將黃洛鎮中數萬人移到東庄鎮中安置。你這里有什么難題需要解決?」這是將任務直接分派下來。

山長張安博的臉色微沉。齊馳面子上客氣,但實際很強勢。救災是官府的職責、任務所在,怎么能壓到書院頭上?

他一個是愛護弟子,不希望賈環更加勞累。第二,則是希望局面盡快穩定下來,讓書院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不能明年開春後,所有的弟子還在處理重建工作。

張安博不悅的道:「齊大人,我以為不妥。東庄鎮這里沒有能力承接數萬名災民的能力。」

齊馳沉下臉,擺出官威,訓斥道:「黃洛鎮中種種條件不足。若是大雪,數萬災民將會凍死大半。而安置在你們這里,至少可以活下來八成。伯玉兄是京師名儒。難道忍心見災民死於雪災中?」

張安博沉默以對。

現場安靜下來,只剩下初冬午後的陽光和微風在吹拂著眾人的衣衫、旗牌、屋舍。

賈環在聽到齊馳的要求時,其實就想說一句:齊大人,我將你剛才的贊譽換給你行不行?東庄鎮情況穩定,一兩年就能發展起來,何必接收大量的災民自討苦吃呢?

但作為一個小童生,他不可能拒絕得了賑災總督的要求。賈環見山長維護他失敗,當即為山長解圍,問道:「敢問總憲,數萬人到底是多少人?」

既然沒有拒絕的余地,那就只能爭取最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