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 釣魚貼(上)(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748 字 2020-07-29

周朝的國子監有兩所。位於京城內的國子監簡稱北監,位於南--京城內的國子監簡稱南監。俱是天下最高學府。

國子監在太宗最鼎盛時期,北監曾有監生約一萬人,南監有監生八千人。然而,隨著天下承平日久,讀書人越來越多,國子監生入仕變難,國子監日漸沒落。

至雍治十一年,北監中有監生約2000人。此時,被關押152人。占比不大,卻足以影響監中的氛圍。

傍晚時分,血紅的殘陽浸染著天空。

賈環、龐澤、喬如松三人從國子監出來,到成賢街上的一家酒肆里吃飯。

山長張安博帶著張承劍、何幕僚與趙鴻雲、華墨等人到安定門大街官辦的酒樓太和樓聚宴,順便商討審查的結果。羅、左兩位師爺各有交際圈,和三法司的吏員們吃酒。

在周朝,酒店業大致分為酒樓、酒肆(酒家)、食檔三個等級。大酒樓分為官辦和民辦。官辦的大酒樓中有官妓數十人,有不准私釀的美酒。民辦的大酒樓吃食、酒水亦是不差,屬於一流的水准。

在第一檔的大酒樓之下,還有第二檔的中等規模酒樓。再往下就是第二等級的酒肆、酒家、酒店。這些酒肆有的是酒樓的分店、有的是零售兼賣菜餚果品食飲的酒店、有的是各種特色酒店,滿足京城各地人士的需求。如淮揚菜、江南菜等。

再往下就是第三等級的食檔了。

賈環三人選擇的這家酒肆在成賢街的末端,只有一層,擺設著二十幾張桌子。面積頗大。傍晚時分,生意略顯冷清。

叫了酒水、羊肉、雞鴨、時蔬、冷盤,三人坐下來邊吃邊聊。他們三人等會還要回國子監看宗卷。

龐澤身材中等,鼻子很大,容貌丑陋,笑著問道:「子玉,你和友若兩人都過來,你那個族學怎么辦?」

賈環就笑,「先讓他們先自學。衛神童答應幫我頂幾天。明天就到。」

喬如松性格厚道,喝著酒,問道:「子玉,你不去見見韓秀才?」這句話讓酒桌上的氣氛微微沉默起來。

名聞京城的韓秀才韓謹,就讀於國子監,他是江南選拔來的生貢。這次參與游行的監生就是他組織的。

賈環輕輕的嘆口氣,「再看看情況吧。」

去年中舉之後,沙提學就提醒他不要和韓秀才見面。東林黨的事件到今天終於全部爆發出來。

沙提學此時已經去江南赴任。任職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從三品),分守淮揚道。

現在擺在第一位的任務,其實不是救不救韓秀才的事情,而是山長能不能在這次風波中脫身?

雍治皇帝要「大開殺戒」,選擇山長作為「屠刀」。如果完全按照今上的意思執行,毫無疑問,山長在讀書人中的名聲就毀了。這是一個講究名聲的年代。

而不按今上的意思執行,就要面對皇帝的壓力,罷官、下獄都是有可能的。

對於山長的想法,賈環他們都是認同的:懲處首犯,余者不問,縮小打擊面。

為避免和皇帝硬頂,並能達成目的,賈環提出利用士林的輿論倒逼皇帝的辦法。目前來說,效果不佳。

雖說天下聞名的文學大宗師方望在京城,文會很多,但沒人會在這件事上公開發表評論。輿論氛圍還沒有形成。

賈環、龐澤、喬如松討論了一會,對此也是一籌莫展。三人吃過飯,回到國子監中繼續查閱宗卷,收集、甄別信息。這是幕僚的工作。

繩愆廳中燈光明亮,幾名吏員正在忙碌。這時,陪著吏員出去吃飯的左師爺興沖沖的進來,將賈環請到廳外的走廊中,壓著心里的興奮,說道:「子玉,好消息。我剛聽到可靠的消息,令尊即將擔任通政司右參議。」

賈環不明所以。政老爹要官升一級,升到正五品的事情,他早兩三天前在賈政的書房中就猜到。當然,他不知道政老爹的具體職位。他當時推薦了兩個位置。但這值得左師爺這樣興奮嗎?

賈環客氣的笑了笑,道:「謝左師爺告知。」

左師爺一看賈環的神情就知道他不明白。賈環雖說是少年神童,但對朝堂的事情還是沒有他這積年老吏精通。解釋道:「子玉,通政司收受、檢查內外奏章、申訴文書。簡而言之,朝廷所有的奏章都要過一遍通政司的手。」

賈環沉吟著點點頭。他隱隱有點思路。通政司的職能他知道。他在遵化是和左師爺、田師爺等官場老手一起,對這些衙門的職能搞得清清楚楚。

左師爺壓低聲音道:「過兩日讓東翁先讓一道折子,只說要從輕處罰的態度。科道言官必然會上書駁斥、或者支持。這些都是制造輿論的材料。」

賈環懂了。心里只想說兩個字:我日!

如果把朝廷比作一個論壇,可以自由的噴口水。那么,版主就是皇帝。軍機大臣、大學士,可以算副版主。而發帖子的地方就是通政司。

左師爺的意思是讓山長發個「釣魚貼」,把言官們給釣出來,然後再有由他通過政老爹去拿到言官們的「帖子」內容,向士林泄露。鼓動輿論,倒逼皇帝。

讀書人,和官場沒有牽扯,是看不到官員們的奏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