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動盪的前夕(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233 字 2020-07-29

勝棋樓中微風吹動。黑壓壓的人群跪了一地。

高御史站在上首宣布朝廷傳遞來的旨意,「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接下來是一大段誇獎體仁院總裁甄應嘉有功勞的溢美之詞。出自翰林之手的文章,辭藻華麗。

聽得跪伏在地上的一干官員、文人、士子都是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擢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甄應嘉為廣--東布政司右布政使。欽此。」

甄應嘉叩首起身接旨。

這時,眾人紛紛站起來。

高御史三十多歲的年紀,儀表堂堂,看起來精明強干,此時笑的有點詭異,道:「恭喜甄大人高升。本官不日即將返回京城。甄大人好手段啊。」

語氣中頗有不甘。又有些幸災樂禍。他在金陵查了這么多天的案子最終竟然是以甄應嘉升官而告終,這實在有損他在官場上的聲望、口碑。御史就是靠名氣吃飯的。

但甄應嘉這個官升的大有問題。古語雲:預先取之,必先予之。今上英明神武,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流言驟起的事情原委,錦衣衛早就報上去。

關於「好手段」這個話茬甄應嘉可不敢接,笑的有點苦澀,道:「已近中午,下官略備薄酒,請欽差大人賞臉。」他宦海多年,也懂的其中的門道。他這時被調離,絕非是天子寬宥他在江南織造任上虧空的信號。

高御史譏笑一聲,「那就不必了。」又與陳高郎、鄧鴻等官員客氣幾句,盡到場面功夫,帶著護送他的錦衣衛校尉告辭離去。

高御史離去後,勝棋樓中在短暫的安靜一會後,重新變得熱鬧起來。今天這一上午可以談論的話題實在太多。但是頗為詭異的是,沒有人上前給升官的甄應嘉道賀。

從正三品的虛職體仁院總裁升任從二品的右布政使,這在官場中算是上升了一大步。但即便是不大熟悉官場套路的人因為高御史的態度,也能琢磨出點別的味道來。

而像陳高郎、衛弘、賈雨村這種老官僚立即判斷的出來:甄家要完了!

高御史來的凶猛,走的雲淡風輕。宣布旨意後,寥寥幾句話就走了。但是,老官僚們都能明白,這道旨意對甄家意味著什么?甄家的真實身份,在江南官場之中並不是秘密:皇家密探。

甄家的老封君是太上皇的乳母。甄家的長女是太子妃。這是使得甄家坐穩江南第一世家的地位。但是,只有低調的密探,沒有擔任高官的密探。

甄應嘉出任地方上的右布政使,意味著甄家正在進一步的失去天子的信任。而結合最近流傳的江南織造任上虧空數百萬兩白銀的傳言,失去天子信任的甄家能撐的過去嗎?

現在清查各地的虧空、拖欠是朝廷當前的大事。甄家恐怕不會好過。

官場上的套路,未必升官就是好事。有一種辦法叫做「調虎離山」。南疆距離金陵可夠遠的。等甄應嘉去廣--州城上任後,金陵要怎么查還不是繼任者的一句話?

當然,誰也沒有辦法說天子的不是。總不能升官你反倒還有話說。接下來的事情,等輿論平息下來後,要羅織罪名,還不是很容易的事?甄家有如此巨額的虧空,難道就沒有點別的違法事件?

此時花魁大賽剛剛結束,要在勝棋樓中舉辦酒宴。甄應嘉心事重重的告辭離去。全然沒有剛才接到聖旨之前發泄不滿的精氣神。另一邊,陳高郎弓著身子帶著長隨、奴仆離去。但將長子陳子真留下來。

「上菜吧。」

中散先生主持花魁大賽,對賽後的慶祝酒宴早就安排,叫過管家吩咐下去。

而此時,勝棋樓一樓大廳中還有些亂糟糟的。眾人三三兩兩的聚攏在一起說話。名士、高官、權貴、士子都按照各自的圈子聚攏在一起。花魁大賽首次出現並列第一、甄應嘉高升,這兩件事前後湊在一起,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力。

很多人都還有點懵。

勝棋樓中的慶祝酒宴結束後,匯聚在此地的名士、高官、權貴、士子們紛紛離去。接下來的三天,將是花魁與商人來做最後的利益兌現與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