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738 字 2020-07-29

八月二十四日,賈環抵達揚州的第一天的夜晚並不平靜。鄭家在城中的家人、奴仆並沒有反抗。而在城外的別業、碼頭的處,反抗很激烈。

販運私鹽這個罪名,是死罪。

鄭家因販運私鹽被抄家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揚州。繼而往揚州府,淮安府、鎮江府、應天府傳去。

揚州鹽商的首商汪鶴亭在昨晚沒有前往揚州城內的新安會館。而是安坐在家中。因為,他在和沙勝、賈環合作。抄家這種事,不可能落到他頭上,何須緊張?

最了解你的,往往就是你的敵人。揚州鹽商中的徽商和晉商別苗頭不是一天兩天。鄭家能被抄的如此干凈利落,情報,自然是他提供的。一網打盡!

二十五日上午,汪鶴亭正在後院里喝著茶時,一名貌美的小妾進來嬌聲道:「老爺,大爺派人進來請示,馬員外,嚴員外等六人前來拜訪。」

汪鶴亭輕松的笑著,道:「我換衣服,這就出去。」在小妾的服侍下,換了衣服,到前院的正廳中會見前來的六名徽商。

汪鶴亭五十多歲,身寬體胖,穿著秋季的衣衫,略顯臃腫,邁步進來,環顧著幾名同鄉,笑道:「諸位有什么好驚慌的。咱們一直在配合沙撫台賑災。再怎么著,事情落不到我們身上來。」

另一名大鹽商總商馬均泰苦笑道:「汪兄,話是這么說。可是昨晚的動靜,那聲勢…,嗨。我們是給同鄉們公推過來的!要你老兄出來說句話。」

自去年中秋詩會後,汪鶴亭借助賈環的傳世名篇,名聲大漲,一舉成為揚州城中的第一鹽商。他在徽商中的威望很高。

汪鶴亭從容的微笑,坐下來,道:「行。我一會就去拜訪沙撫台。咱們徽商出錢出力,幫助沙撫台、朝廷度過難關。好處少不了咱們的。鄭家的窩本可是不少。」

這句話,頓時讓所有的鹽商眼睛都亮起來。鹽商的根本就是在綱冊上世代傳襲的窩本。鄭家的窩本有六萬引以上,給汪家吃下大頭,他們也能分不少啊!

客廳中的氣氛漸漸的熱烈起來,汪鶴亭讓長子汪幼鴻安排上早點。花樣豐富,一壺好酒。幾人商議各種事宜。至於,怎么瓜分鄭家的窩本,現在自是不談。還要在等等。

徽商站隊正確,最終肯定會享受到好處。至於,金陵那邊的事,糧價,和揚州不相干。

約上午十點許,汪鶴亭帶著長子出門,前往巡撫衙門。

查抄鄭家後,淮揚巡撫沙勝向朝廷稟報處理意見的奏章在第二天上午,就通過朝廷的公文系統送往京城。

處理意見是:男子籍沒,流瓊州。家眷發往教坊司。

沙勝另有密折上奏給天子。

這些奏章、文案都是何師爺在臨去松江府前,一手包辦。這種奏章,一字一句,非常考究,真真正正的體現中國語言和權謀藝術。非老於此道的幕僚不可,賈環目前的水平還達不到。

賈環進入沙勝的幕府,處理的第一份文案是向下轄的各府縣下發了措辭嚴厲的問罪公文:朝廷賑災錢糧到災民手中,往往十不足三。寒冬將至,生民艱難。即日起,若在有貪贓賑災錢糧者,俱參照鄭家處理。本部院概不輕饒。爾等宜忠勤王事…

第二份公文是即將選派府縣的各級官吏交換巡查地方,督促賑災事宜,監督錢糧發放。

八月二十七日傍晚,賈環帶著隨從在揚州東關碼頭送何師爺何元龍前往松江府。

秋風徐徐。東關碼頭的一處水道邊,一艘小船已經等候著。長隨們將行李搬上船。何元龍與賈環在岸邊敘話、道別。夕陽蕭瑟的鋪陳在江水中。

何元龍看著表情平靜的賈環,知道他心中的哀傷並沒有釋放出來,輕輕的嘆口氣,「子玉,鄭家已經過去了。林巡按在天有靈,也不會再怪罪你。」

是的。鄭家、鄭元鑒已經過去。家產被炒,家人流放。抄得糧五千石,銀兩、器物、珍玩、鹽價值約五十萬兩。這都將投入到賑災中。然後,幾十萬受災的百姓,每天的用度不是小數目。這只是杯水車薪。

接下來,淮揚巡撫署衙要做兩件事。第一,以鄭家為例子,逼迫豪強大族讓步。每逢大災,都是這些家族買地買人,擴充實力的良機。

錢帛動人心。不聽招呼的,估計還要抄幾家。所以,沙撫台那天抄鄭家時會感慨他被稱為酷吏。

第二,在糧食運抵淮南地區之前,要停止各地的以工代賑的工程,采取發放流食,維持最低生存的辦法,先維持住災民的生命。

各級官吏是否會造假,災民能否及時得到救治,是否有新的狀況出現?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賈環主持、處理。沙撫台並不擅長實務。

他希望賈環能振作起來。除了救災,後面還有一場硬仗要打啊!金陵那邊的事不處理好,淮南的救災就難以完善。因為,南京戶部才是救災物資的來源地。僅靠商家捐獻,和抄家所得,撐不了多久。

賈環沉默了一會,「事情是我引起的。」他過不了他心里那一關。

何元龍感慨的嘆口氣,他知道賈環要做什么,「你前途無量,將來必然是宰輔重臣。何必…!唉…。你去做吧!我都為你安排好了。」

他做不到,但很欣賞賈環這種重情義的做派。他的前途和賈環比不算什么。若有罪責,罪證,都由他來承擔吧!

賈環點點頭,心中感激,抱拳一禮,並不矯情的去說「謝」字,「何兄一路順風。」

何元龍笑一笑,「會的。等我回來時,就是開慶功宴之時。」說著,登上小船,往長江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