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燕王、太監、祖師爺、你不行(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2540 字 2020-07-29

梨香院就在榮國府北街,對著賈環的住處無憂堂。

夏季上午的微風穿窗而入,叫人感受著京城四月底的燥熱氣息。

「先生!」燕王寧淅哽咽的喊了一聲。

賈環輕輕的拍拍滿臉淚水的寧淅,沉默的做個手勢,示意來訪的蜀王寧恪,永清郡主寧瀟,寧澄落座。

永清郡主寧瀟今日依舊是改妝而來。一身白衣,身姿修長,容顏俊美,手拿折扇,翩翩濁世佳公子。與一旁英俊、倜儻的蜀王不相上下。有一種很妖冶的美麗。

小廝上了茶。

賈環坐下,緩緩的對幾人解釋道:「我回京有一段時間了。有些事情耽擱了。寧澄和寧淅的功課先自學為主。我暫時分不出身。」

寧瀟抿抿嘴,丹鳳眼看著賈環: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賈探花。打她弟弟寧澄時的暴烈;關其小黑屋的意志;忽悠她的輕松;反擊她和九哥質問的隨意;武英殿中,如同絕世劍客般的風采!

而現在,她看到了什么?

她感覺賈環的一舉一動似乎都很有些慢,仿佛看到他就能看到他身上沉重的壓力。還有他那清廋、疲倦、平靜的臉龐下所蘊含著狂暴的雷霆。

心有猛虎。

寧澄看看自家姐姐,對賈環道:「賈先生,你府上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還有淅哥兒的事。我們本來等你回府就要來,我姐說你應該會比較忙。所以今天才過來看你。

先生,死者已矣。你不是常說,真正的猛士要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你不要過度的憂傷,當往前看。」

賈環看看寧澄,自己這個十三歲的學生,這番話,寧澄說不出來。笑了笑,沒說話。

京城中所有的人都知道他要追查賈皇子的死因。但,雍治天子、朝廷都已經有定論,明文發出,夭折於時疫,將其安葬。他如何能將定論改掉?

改不掉。也沒有必要去改。有些事情,不需要證據,只需要看法!在直接下手的太監或者宮女已經死掉的情況下,他為賈皇子的復仇,干掉幕後黑手,就是對小皇子,對元妃的交待!

在寧瀟和寧恪兩人眼中,賈環笑的有點刺人。能從那平靜的笑容中,感受到他鋒利的復仇意志。

寧恪忍不住將他此行的目的說出,道:「賈子玉,我姨娘絕對沒有參與這件事。你不是說欠我一個人情嗎?我不要了。但,請你務必相信我的話。我以人格擔保。」

賈環看了蜀王寧恪一眼,微微有些詫異。他對蜀王的印象一般。兩人在吳王府中有些小沖突。這時,對蜀王的印象倒好了些。蜀王放棄對他提條件,在此時幫楊貴妃說話,知恩圖報。楊貴妃往日沒有白對他好。

但蜀王,有點天真!

賈環見過楊貴妃,那是一個聰明得講究「不爭即是爭」的美麗女人,在爭寵上,非常的恐怖。而且,在宮中,誰都不得罪,小心翼翼。以賈環對她的了解,謀害賈皇子,楊貴妃肯定沒有牽扯在其中。

然而,很多人都沒有始終明白一點:害死一個四個月大的嬰兒,能有多難?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僅僅是炎症(六個月以前的幼兒很容易由感冒轉肺炎),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可以干掉賈皇子。

難點,在於如何善後!而劉公公顯然做到了這一點。那么,楊貴妃在善後的事中,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呢?恐怕,沒起什么好作用!

賈環輕聲道:「我信。」

寧恪長長的松口氣,看賈環順眼了許多。然而,在政治斗爭中,還屬於一般選手等級的蜀王,顯然不明白賈環的心思:

賈環當前的要務,是集中一切資源、力量,干掉劉公公!此時,表露對楊貴妃的不滿,殊為不智。

寧瀟明麗的鳳眼看了賈環一眼,但最終什么都沒說。她體諒賈環悲憤的心情。不想節外生枝。

當然,同時也因為她並不看好賈環的行動。畢竟,楊貴妃是九哥的姨娘。

即便,賈環在權謀,政治上,很擅長,給了她很多意外。但外臣,怎么影響宮中?如果能,第一個觸怒的,便是當今天子。

賈環不再討論這個話題,對正在無聲哭泣的寧淅道:「周貴妃已死。淅哥兒該長大成--人了。為師今日給你加冠禮。請你們幾位觀禮。淅哥兒,你的意思呢?」

古代男子的成年,不是看年齡。而是看是否行了冠禮。比如賈環,早早的就在聞道書院加冠,表字:子玉。

賈環給燕王加冠,有點犯皇家的忌諱,但說的過去。他畢竟是燕王行過禮的老師。而這個舉動之後,他和燕王就是非常正式的師生關系。天地君親師!

遠超賈環和寧澄這種啟蒙老師的師生關系。一個讀書人,一生中會有很多學生。但賜表字,加冠禮的,一定是非常親近的學生。也是被士林所承認的弟子。

賈環是在回報周貴妃的人情。周貴妃在宮中照顧元春,又因照顧賈皇子染病去世。這是很大情分。周貴妃所追求的,無非是希望燕王一輩子榮華富貴。

周貴妃身死,周家立即衰落。她死了,他管!他保蜀王一世富貴。

寧淅愣了下,隨即,用力的點頭,「學生願意。」

自母親死後,天空都是黑的。此時,空盪盪的心中,仿佛重新找到了依靠、支柱。

燕王寧淅的冠禮,是在賈府族學中孔聖像前進行的。簡單,而不是庄重。

賈環賜表字:子文。希望寧淅好好讀書,汲取知識,做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另外,給皇子賜字,頗多忌諱。他總不能賜「叔德」、「為善」、「中正」吧?

寧淅在聖人像前叩首,禮成。寧澄鬧著要慶祝。他的表字,自會由吳王取。賈環應允了,讓寧澄先去三元酒樓定位置。將寧淅叫到他的書房中說話。

「先生…」沒有外人在,才十四歲的燕王寧淅,跪在賈環面前,哭的泣不成聲,直剖心意,「我母親死了。她是被人害死的。還有賈皇子。嗚…」

賈環沒說話,目光越過寧淅,負手看向書房窗外的景物。

許久之後,賈環收回目光,扶起寧淅:「子文,不要怕他們。知道嗎?」

寧淅含淚點頭,「是,先生。」他聽的出來,賈環心中有數,已經知道凶手是誰。

賈環溫和的拍拍他的肩膀,「去吧!」目送寧淅離開他的書房。很多話,他不能對寧淅明說。

局勢混沌的如同一團黑暗的陰雲。他認定劉公公是幕後主使。但是,劉太監人在皇宮之中,他能辦劉太監怎么辦?是啊,很多人都在勸他,不要鬧。因為,天子會很不喜歡。

然而,他怎么可能就這樣認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他有他的計劃。

首先是要了解各方面的情況,搞清楚,幕後黑手是誰。再才是制定計劃,干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