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極具大周朝特色的戰斗(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730 字 2020-07-29

西苑,國朝如今的政治核心地帶。自雍治十三年底,天子怠政以來,便常住在西苑。聲色犬馬,縱情享樂。

十月初的下午,西苑含元殿後的御花園中,滿地菊花殘落。颯颯秋風。

雍治天子在小亭中賞殘菊,飲酒。皇後楊燕燕作陪。小亭中擺著屏風,阻隔寒風,另有暖柱,相當舒服。

近日朝政紛擾,但並沒有影響到雍治天子的心情。眼下他所關注的大事無非是:天災、兵變、民亂。其余的事,都不足掛齒。

再者,他於七月底順利的將燕燕冊封為皇後,這比別的事都要讓他舒坦。為天子者,當順心盡意!

楊皇後安坐在天子身邊,時年三十二歲,容貌精致,滿頭珠翠。雍容華貴。穿著一身淡綠色的精美鑲邊綉花宮裝長裙,肌膚雪白,身姿偏豐腴,珠圓玉潤。宛若熟透的美婦。有著尤物般迷人的風情。美麗難言!

楊皇後和天子隨意的聊著,然後話題一轉,道:「陛下,臣妾聽恪兒說元春妹妹的弟弟賈環因心懷怨懟而下獄。他官位沒了,心里肯定有些些怨氣。只是一首詩而已,陛下和他一個小孩子計較什么?」

楊皇後的話,說的很有技巧。從楊皇後,雍治天子的年齡看,十五歲的賈環,確實只是一個小孩子。當長輩的,給晚輩抱怨幾句算什么大事?

雍治天子笑著搖頭,握住楊皇後的手,道:「燕燕,你不懂。他犯錯的不是那首詩。」

很多事情,他心里有數。那首詩並沒什么問題。以皇家的威望,根本不用搞文字獄。他震怒的下中旨,收押賈環,是另外的事情。賈環怨恨的不是丟官的事,而是怨恨賈貴妃的孩子死了。

算起來,這些年他夭折的孩子不少。春天容易爆發時疫。雖然隔離的及時,處置的妥當。但那孩子沒福啊。唉…

楊皇後微笑著點頭,不再說這個話題。心中想起那日代表天子去鳳藻宮探望賈貴妃的情形。

摘星樓中。

劉公公雖然臉上仿佛被抽了一耳光,但依舊沉著,問跪在地上的管事,「此時結果如何?」

管事道:「天子並沒有下旨釋放賈環。」准確的話語沒法傳出來,大致的結果卻是都知道。

劉公公心中松一了口氣,臉上浮起自信的神情,扭頭對晉王、錦衣衛指揮使毛鯤,說出他的判斷,「無事。」

他秘密給天子上呈了一件事。看來,楊皇後的求情,並沒有抵消天子心中對賈環的惡感。

這便足夠了。

晉王、毛鯤兩人都不自覺的長長松一口氣。

晉王笑罵道:「你這賊殺才,竟然敢說話說一半。信不信我揭了你的皮?快滾。」笑著將府中的管事罵走。

虛驚一場,三人繼續笑談飲酒,摘星樓中的氣氛又變得輕松起來。話題,圍繞著楊皇後。

賈環只是個過去式。被關在天牢中的大臣,關上十年都不足為奇。晉王黨接下來的大事,是如何干掉楚王,順利的坐上太子寶座。然後等著御女無度的雍治天子馭龍賓天。

而楊皇後無疑上一個很重要的人物、棋子,她對天子的影響力非常大。

楊皇後為賈環求情,賈環都沒有被天子釋放出來。在晉王黨眼中,賈環的結局已經是:板上釘釘。絕不會好到哪里去。

但是,真的如此嗎?很多看似強大的力量,往往會被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絆倒。

十月初六,風起。真理報重新挑起一條鞭法的議論。

十月初七,戶部主事唐道賓發布了一條鞭法實施以來的各項數據。不可否認,它有缺陷,但確實於國有利。

十月初十,經過幾天時間醞釀的輿論,在真理報的推波助瀾下,突然爆發。

只要是一個正常邏輯的人,在戶部主事唐道賓公布的數據面前,就很容易判斷的出來:一條鞭法總體上,是好還是壞。然而,官場上,很多時候,不講對錯,只講立場。

術語叫做:屁--股決定腦袋。

一時間,奏章如潮。

短短的數天之內,力挺繼續推行一條鞭法的奏章如同雪片般出現。反對推行一條鞭法的奏章亦同樣如雪片般出現。

口水戰大爆發。

據通政司不完全統計,三天以來,投向通政司的奏章至少有三百多封。來源十分廣泛。科道言官,六部衙門,三法司,連順天府,宛平縣,大興縣都出來吼一嗓子,刷存在感。

其中,賈環的同年好友,江西道御史朱鴻飛,連發近十道奏章,與科道中人呼應、吶喊,十分活躍,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