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雍治十八年春的消息(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650 字 2020-07-29

雍治十八年春,在二月的杏花雨後,悄然的走來。來往的道路兩旁,楊柳吐芽,枝條見綠。

時間沖淡了一切。那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政壇風暴,已然遠去。曾經的人傑,有誰記起?

清晨時分,清脆的兒童賣報聲,響徹在京城中的大街小巷。「賣報,賣報…京城日報、大周時報、明理報。2角一份。」

「西域大戰,京營戰敗,官軍傷亡數萬余。蠻族首領拔野古孝德率大軍進逼龜茲…」

「漕工判亂徹底平定。文華殿大學士華相進封建極殿大學士…」

「賈探花新作品《桃花扇》,傳唱大江南北。萬人空巷,盛況空前…」

大大小小的報童們一聲聲的吆喝聲在清晨的晨曦中傳揚,在微微陰涼的街道高樓、牆壁的長影中飄盪,帶著獨特的京中韻味。時代變革的氣息,如春雨潤物,悄然的改變著。

卯正三刻許(06:45),棋盤街中,人流逐漸的密集起來。沿街各處的食鋪已經開張,售賣著:豆腐腦,甜米酒,豆漿,肉湯。香氣飄溢在晨風中。

油炸的油條,面窩,油餅,下鍋時,刺溜的一響。圍著圍裙的中年老板老黃,有點胖,站在鋪子內,看著街道上的行人,露著和氣的笑容。

隔壁的食檔鄰居老王賣的是:包子,饅頭,小籠包,蒸餃。有各種餡。肉包子三角一個。熱氣蒸騰著,伴隨著「來嘞」的一聲聲唱腔。店鋪外支著三五張四方木桌。食客滿滿。

西域的戰敗,朝堂的變化,江南的昆劇,報紙上的消息與他們的生活又有什么關系呢?

有的關系的柴米油鹽:京中的米價漲到9元一石。煤價在開春之後,開始回落至2角一斤。鹽價依舊是居高不下。這兩年日子越發的艱難了!

「小民不知亡國恨!」

供職於明理報的編輯章時遠看著樂呵呵的食客,老板,不滿的低哼一聲。若西域丟失,國朝這四五年的功夫白費不說,軍費、撫恤的大窟窿怎么填?若是蠻族勢大,寇掠邊關怎么應對?這些人都不想一想!

章時遠憤然的付錢,走出街巷,來到棋盤街大街中的成豐茶館。剛進去,喧囂的聲浪便傳來。

「蠻族縱然偶有得勝,亦無法掠國朝之兵鋒。」

「就是。」

「當選良將統御全局。左都督牛繼宗不行。」

章時遠臉上露出笑容,這是他所熟悉的世界。這里是京中消息的聚集地。

茶館的小二肩膀上搭著白毛巾殷勤的笑著過來。章時遠熟絡的吩咐道:「一壺高沫。」隨即,揚聲道:「在下以為,陣前換將並非良策。而應當迅速的調大軍入西域。」

茶館中的報社編輯,文士俱都看過來。章時遠是這里的熟客,開始他的演講。

朝陽漸漸的升起來。京中的畫卷徐徐展開。西苑沐浴在清輝當中。御書房內,雍治天子正在召集三位大學士並魏其候、成國公、北靜王、石光珠議事。

西域的慘敗,在百姓中反應並不強烈。但報紙上,士林中,已經是群情激奮,紛紛要求再戰,嚴懲蠻族。國朝幾十年來,還從未有如此大敗!

御書房中,氣氛極其的凝重。

報紙上的消息都是刪減的。實際情況更嚴重、危急!大周在西域總計有約十萬大軍,其中四萬京營。分布在同時在龜茲,碎葉,於闐,疏勒四鎮。

而今龜茲受到蠻族大軍威脅。龜茲往東便是高昌、敦煌。高昌以葡萄酒聞名,敦煌是絲路的交匯點。地處河西走廊。若龜茲失守,則大周西境震動,將失地千里。

雍治天子沉著臉,「奇恥大辱!大周何時如此喪師辱國?牛繼宗可恨!可恥。」

七名重臣站在天子面前,俱是低頭。聽著天子發泄怒火。這一仗確實打的太爛。以國朝兵鋒之銳,竟然慘敗給蠻族,丟失京營2萬。天子震怒,情有可原。

魏其候奏道:「陛下,牛繼宗妄用胡人。臣以為選派賢臣,主持西域大局。並調精兵入西域。西域不可丟失。否則,隴右、關中難以安寧。」

牛繼宗因兵力不足,在與拔野古部會戰時,動用了2萬鐵勒族的騎兵。結果戰陣激烈時,一向溫馴的鐵勒族騎兵突然倒戈。沖動了京營的陣腳。否則,以火器列陣擊騎兵,豈有不勝的道理?

華墨道:「臣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