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風雨入龜茲(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348 字 2020-07-29

西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雍治十九年春,二月二十五日,上午。輪台縣外二十里外的長亭內外,擠滿了來迎接的將官、士紳、貴族、富商。

小雨飄飄。少頃,地平線外,出現一支打著大周旗幟的騎兵,奔馳而來。

「齊總督到了!」

小亭內外,官道上,來迎接的人們迅速的整理著列隊。

當日午後,西域總督齊馳率領著十幾萬西征大軍,並西域布政司的官吏,跋涉兩千三百里,歷時一個月,抵達西域的中心、安西重鎮:龜茲。

時值清明前夕,春回大地。通往龜茲城的道路上,車隊、騎兵、駝隊,絡繹不絕。

沿途的哈密、蒲昌、高昌、焉耆以及各山口的戍堡都留下了兵力。雲騎軍都指揮使、副將樂白在大軍過高昌時,便率雲騎軍主力三萬人攻入庭州。收復金滿、輪台、浦類三縣。並設防。與胡騎交戰。

耀武營參將荀陽,李游擊,伸威營游擊楊紀,千總沈遷等人,行軍禮,道:「參見大帥!」

被解救的漢人士紳俱是跪拜,「參見大帥!」自稱有的是「下官」,有的是「學生」。西域這里,科舉初開,若有秀才功名,便是地方上了不得的人物。

鐵勒貴族們跪拜道:「草民等拜見總督。」

長亭內外,眾人俯首。場面之盛大,盡顯總督之威。

西域總督齊馳掀起馬車的窗簾,吩咐道:「諸將請起!隨本督進城。」再對漢人士紳們點一點頭,放下車簾。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隊伍繼續前行。

一些信號、態度,就隨著這簡單的兩個動作,在小雨中,傳遞出去。騎兵的馬蹄,步卒的鐵甲,拖著火炮的馬車聲,絡繹不絕的回響在官道上。

荀陽、沈遷等將校起身,翻身上馬,跟著大軍隊伍前行。

輪台距離龜茲約兩百里。當日晚上,齊總督的車架在輪台縣城中休息。

時隔一年,重新回到龜茲地區的西域布政司文官們感慨良多。在縣城中休息時,相互串門。

「物是人非啊!」驛站中,左布政使韓伯安和幾名來往密切的官員感嘆著。

西域布政司286名文官、吏員跟著西征大軍抵達。官員的數量有限,一府之內,不過9人。這其中檢校、司獄還是不入流的官。主要是吏員比較多。而這些老練的吏員,可以在很快撐起整個西域布政司正常運轉。

韓伯安作為西域布政司的文官第一人,他這聲物是人非,不僅僅是感嘆西域、龜茲的變遷,還有感嘆官場上的權力變化。相比於當年,他頭上多了一個總督。

一名官員微笑著道:「方伯何須憂慮。以西域之大,齊大帥必定會下放權力。敦煌不就交給馬知府了嗎?」

另有一名官員哂笑道:「方伯之憂,不在齊大帥。而在賈參議。沒見和齊大帥作對的苗副將被發配金陵?」

方伯,是布政使的雅稱。方伯為古時一方諸侯之長,布政使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以此別稱。韓伯安和賈環之間有心結,隨著賈環來到西域,早被有心人得知。

幾名官員心中冷笑。這小子為拍韓大人的馬屁,口不擇言。有些事,是能宣之於口的嗎?

離開敦煌之前,韓伯安召見沙州府通判汪璘,找個由頭,訓斥了他一頓。原因是因為韓伯安看中了藏經洞里的一卷經義手稿,派人索要,被汪璘拒絕。這令韓伯安很不滿。

而眾所周知,汪學士和賈環走的比較近,分別是涼州士林的領袖。汪學士時常配合賈環的意圖造勢。這恐怕會被視作政治上的挑釁、政斗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