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我試試(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279 字 2020-07-29

四月十四日深夜,龜茲,總督府。

書房里的氣氛極其的壓抑:程攸程公達死在1200里外的疏勒鎮。消息由護送他的士卒帶回。偷襲得手的波斯將領穆薩放過了這二十三名士卒。

精美的書房中,明亮的蠟燭映照著眾人的身影。

西域總督齊馳陰沉著臉。憤怒的情緒溢於言表。

曾季高,楊渭,胡熾等人一樣如此。

賈環傷感,心里輕輕的長嘆一口氣。

程公達有立功之心,主動提出去疏勒說降。但,同樣有著其客觀原因。其一:國朝大軍暫時無力西向。其二,龜茲的門戶是姑墨。然而,在戰略上,疏勒失則安西亡。要治理龜茲,有平定疏勒的需要。

十幾日前,程攸離去時,還笑稱要幫他尋找石玉華的消息。而今,卻已是魂歸地府!

書房中的氣氛仿佛凝固了一般。沒有人出聲。帶回消息的陳五已經被帶下去休息。

許久之後,齊馳緩緩的道:「大家說說,要怎么為公達復仇?」

幾名幕僚義憤填膺的道:「請大帥出兵,討伐不臣。」要復仇不難!國朝兵鋒之盛,一萬大軍遠征千里,定可平定疏勒。疏勒兵力最多不會超過五萬。

曾季高出聲阻攔,「不可!當前戰役的重心在北庭,絕對不宜分兵。若是拔野古孝德和沙陀、葛邏祿人勾結起來,聚攏數萬騎兵輕而易舉。大帥,不可!」

一人指責道:「季高如此冷血!公達屍骨未寒!再者,若此事不嚴加懲處,於闐必然復叛!」

曾季高道:「於闐鎮和疏勒鎮的情況不同…」

再有一名幕僚打斷道:「季高兄,烏斯藏、青海布政司在國朝手中。於闐偏居南道,對全局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從疏勒傳回的消息,波斯人染指河中、疏勒。不加以遏制,波斯人得寸進尺,有東進之心怎么辦?」

曾季高為人恃才傲物,矜功自伐,這時冷笑道:「波斯大軍如何越過蔥嶺?若要入侵,必然是從河中地區,進碎葉。那要問問突騎施人願不願意?

區區疏勒各族聯軍,在姑墨城下足以抵擋。西守而東攻。等占據北庭,以北庭而據漠北,以龜茲壓疏勒,何愁不能給公達復仇?事有輕重急緩之分。」

出聲的幕僚氣的臉色通紅,拍著桌子道:「曾季高,吾不願與你為伍!」

總督齊馳緊鎖眉頭。

他內心的情緒,傾向於出兵復仇。程公達跟了他多年,而且立下收復於闐鎮的大功,朝廷的封賞還未至,公達就已經身死。

同時,作為總督,他必須對下屬有一個交待。否則,會令人心寒

但,他的理智告訴他不能。龜茲百廢俱興,內部要彈壓鐵勒人,外守姑墨。在北庭大戰的情況下,再開辟一個戰場,雙線作戰,對錢糧壓力太大。

齊馳舉棋不定,猶豫著。一干幕僚的目光都匯聚在齊總督身上,等著他的決斷。

這時,賈環輕聲道:「大帥,我試試吧。」

戰爭是殘酷的。程攸就這么被波斯人殺掉,死在疏勒。他內心中哀傷、悲痛。但要說多么的憤怒,不至於!然而,他理解戰爭的殘酷,不代表:你殺我的朋友、同僚,我卻冷漠的看著。這是要還回來的血債!

書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賈環的身上:疑惑、不解、探詢。

賈環道:「公達死在波斯人的手上,這仇不能不報。季高兄的顧慮,也是有道理的!請大帥能將沈遷的一千騎兵調撥給我,許我團練之權,再調一批老兵做軍官,我去疏勒,為公達討一個公道。」

齊馳沉吟著道:「子玉有多大的把握?」他不想折掉程公達之後,又折掉賈環。賈環在他的幕府中,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