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縱論絲路。(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688 字 2020-07-29

「南道的人力、物力沒有被利用起來,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時間。北庭之戰,開始得太快。快速奪取北庭,攻占金滿三縣,將拔野古孝德攆走,但同樣造成我們在錢糧上的窘迫。若是積蓄半年,形勢必定大為改觀。」

「其次,是距離。南道的重鎮於闐,雖然已經給總督府提交賦稅。但是疏勒阻隔,要供給龜茲,很困難。走郅支滿城、葉爾羌河一線,容易被攻擊。而沿玉河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安全是安全,但穿越大漠非常困難。」

姑墨,在唐時稱拔煥城。今為阿克蘇。這里是絲綢之路中線上很重要的分支線路中轉點。城中的街市繁華。

特別是在周軍重新攻占姑墨後,大批的漢奴被釋放,城內外的商貿、農業恢復。

午後時分,賈環和龐澤幾人在城中主街上的一家酒肆中吃著烤肉、手抓飯,說起於闐鎮的人力、物力沒有被調動的原因。這非常的可惜,但有可觀原因。

他在西域的中樞,了解的情況比較多。像敦煌,瓜州一線,雖然沒有成為北庭之戰的後勤基地,但從敦煌運送糧草至哈密城中一直都在進行。

而且,總督府一直在和朝廷交涉,要求朝廷向西域大規模移民。比如十七年時河北、山東的漕工之亂,若是將那二十多萬青壯,全部移民到西域,屆時,西域會是何等樣?

想想都令人感到興奮啊!可惜…

賈環和姑墨城的守將胡游擊、章知府客套一陣後就脫身。當然,根本原因在於他現在不被西域官場看好。要是一千騎兵能攻下疏勒,那現在國朝早打到河中去了!

和姑墨的官場接洽後,沈遷則是忙著安排他的騎兵、民夫入主在城外的軍營中。張四水、黃觀都在。

龐澤、秦弘圖、柳逸塵、易俊傑邀請賈環一起到城中吃些烤肉、薄皮包子,順便散散心。

眾人正聊著,大街上,兩支胡人商隊突然拔刀相向,用突厥語大聲爭吵。白刃在午後的陽光中閃著寒芒,路人們慌忙的避開。

酒肆中,透過窗戶,正好可以看到大街上的情況。龐澤好奇的問道:「俊傑,這些胡商在吵什么?」

易俊傑綽號「包打聽」,不知道他是不是很有語言天分,反正他來西域一年多,已經通曉突厥語。

易俊傑將胡商沖突的始末翻譯過來。大抵意思是雙方在貿易上有些分歧,言語沖突起來,亮出兵刃,但似乎並不會真的動手。

秦弘圖搖搖頭,喝著茶下手抓飯,嘆道:「子玉,你在敦煌頒布政策:不允許胡人在城內拔刀,否則罪加三等。到姑墨這里,卻是難以執行。從這可以看出朝廷在姑墨的影響力、威信。」

秦弘圖看著粗獷,其實很內秀。兩榜進士。胡商沖突,他關注的是另外的一個角度。

賈環臉色平靜,道:「恭齋,會有那一天的!」

越往西行,胡人的勢力、人口、影響力越占優。漢民反而是少數。可以想象,翻越蔥嶺之後,河中地區、吐火羅地區的風俗,就會完全的是異域風情。

他一貫主張對胡強硬。然而,他不是不知道變通的人。大周想要長久的擁有這些地區:消滅其文化、語言,同化其民眾,單靠殺戮、強硬的行政令是不可能的。還需要靠軟實力、文化。

當年偽清頒布剃發令,要不是南明那幫廢材,早就將多爾袞趕回老家。

賈環想一想,吩咐道:「俊傑,去將那名粟特商人請來。我找他聊聊。」

「小人阿里波夫參見賈使君!」

粟特商人阿里波夫穿著蜀錦織就鑲金絲線的長衫,撫胸行禮,對著眼前年輕的官員行禮。心中暗自驚嘆。

他是石國富商,為波斯人效力。曾在呼羅珊為稅務官。這次往大周販賣貨物,實則是配合呼羅珊總督賈拉里麾下的將軍穆薩刺探周朝的軍情。

他在疏勒早就得知商人們從龜茲帶回來的消息:賈環為疏勒經略使。他正是奉穆薩將軍之命到龜茲打探詳情。不想卻在姑墨城遇到賈環。

然而,眼前的賈經略,似乎並不知道他的身份。

賈環微微點頭,並沒有糾正胡商的稱呼,道:「聽聞你從粟特商人,我久聞粟特商人行商世界各地,富甲天下。我找你,問問絲路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