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928 字 2020-07-29

雪融的天氣特別冷。深秋正午的陽光照射在納倫城的大街上,難以令人感到暖和。

柳逸塵帶著幾名隨從騎馬過長街,到城中的兵營中找張四水協調。兩人當年同在賈環府中做事。現在一個管著軍中後勤,一個管著軍隊。

一路到軍營。軍營中隊伍進出不停,非常熱鬧,但大勝後的跡象已經很微弱。幾千營兵剛出城操練回來。個個身上帶著汗,額頭上冒著熱氣。

和帶隊的校尉們寒暄幾句,柳逸塵將馬丟在門外,剛踏進張四水的大院中,就聽得里面的花廳中說道:「張大人,你要勸勸賈使君。咱們疏勒軍是後娘養的?憑什么要去硬抗十五萬突騎施人?這不是送死嗎?」

「就是啊!」花廳中一陣附和聲。

柳逸塵聽著,走進到花廳中。花廳里陳設簡單,張四水中等身材,一身藍色直裰,文士裝束,腰配長劍。沉默的聽著幾名指揮使在他面前陳說。

他的性格如此:朴實,沉毅。話不多。

賈環招募的疏勒軍,大部分都是團練的名義。這些將官,都是掛的衛所的官職。俱是領兵數千的指揮使、指揮同知。

「見過柳轉運使!」幾名指揮使見柳逸塵來了,紛紛唱個肥喏,如鳥獸般散了。

柳逸塵隨意的找把椅子坐下來,問道:「伯仁,這還是為齊大帥的命令?」齊大帥的命令,賈環明示諸將,要求大家先討論、獻策。

一名親兵送上熱茶。

張四水點頭,輕嘆道:「可不是。」愁容滿面。作為負責指揮作戰的將領,他深知以六萬人,對抗突騎施人所有的兵力,就算獲勝,必將慘勝。

拋開功名利祿的話不說,疏勒軍的4萬新兵全部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這些人都戰死沙場,他心里能好受?

然而,齊大帥的命令難違啊!如果為大局要有犧牲,他只能承擔。

柳逸塵沉吟著,微微傾斜著身體,低聲道:「伯仁,這確實是個兩難的選擇!

要拖住突騎施人十幾萬兵力,咱們傷亡慘重不說,最終是為北庭大軍做嫁衣!平定北庭的功勞是他們的!而不盡力,只怕齊大帥要猜忌子玉。

子玉怎么想的,不得而知。但是,你確實要勸勸子玉。兵都打光了,咱們算什么?」

張四水一愣,看著柳逸塵。剛才軍中諸將四散,就是因為柳逸塵公開是持相反意見。但,沒想到私下里,他說的這么透底。當即,輕輕的點頭。

九月初八。上午時分,游擊將軍沈遷、楊紀率三千騎兵先行抵達納倫。剩余的大軍還在路上。

沈遷和楊紀兩人將軍隊安排在城外的軍營中。帶著親衛一起往城中而來,面前賈環。

此時納倫城,已經是一座巨大的軍營、糧倉。穿過長街,放眼看去,只見甲仗如山,可供數萬大軍使用的糧草、葯材、烈酒等物資堆放如山。

特別是糧倉,足有十五個。民夫來往運輸,囤積的大量糧食,足可供應大軍補給。

沈遷看得心中歡喜。看樣子,賈環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

他剛才在軍營就聽說了最近軍中的大討論:要不要攻打碎葉?這是賈環的領導風格,他喜歡集思廣益!而有這些物資的支撐,他有信心打下碎葉!

沈遷、楊紀從將軍府正門進來,大堂里幾十名文吏們正在忙碌的辦事。十幾張桌子擺開,文案如山。兩人從堂下過去,一名小吏領著他們去後面見賈環。

賈環並不在他的公房中,而是將軍府的後花園中賞景。

深秋時節,後花園中,殘枝敗葉,難言美景。只是青磚碧瓦,頗顯得靜謐。

賈環一身石青色的長衫,身姿挺拔,消瘦而沉靜,在柔和的陽光下,沉思著。

三米開外的走廊中,楊大眼帶著親衛和八名來自敦煌州學的學生候著。有他的合作者郭、韓兩家的子弟,汪學士推薦的得意門生,還有慕名前來的文士。

賈環節鎮一方,又是西域文壇領袖,有這樣的場面,屬於很正常的事情。

小吏在花園外通報了一聲,「賈使君,沈、楊兩位將軍求見。」

「哦?請兩位將軍進來。」賈環從沉思中回過神,吩咐道。

少頃,沈遷和楊紀兩人進來。兩人都是一身戎裝,穿著周軍將領的精甲,行禮道:「末將參見賈使君。」一個年輕,一個老成。兩人中自是以沈遷為主。

賈環微笑著做個手勢,示意免禮,道:「我算著於喬和楊游擊要晚些時候到。不想今日就到了。走,到我的書房中說話。」

賈環的書房位於花園的東側。穿過回廊就是。賈環問著兩人一路來的情況,還有後續大軍的行程,寒暄著,到書房中。

書房布局極佳,通透、明亮。但陳設簡單。擺的都是賈環自疏勒帶來的書籍。擺著一套桌椅。

親兵們進來上茶,點炭盆、卸甲。

坐下談幾句,楊紀識趣的先告辭。他知道賈環和沈遷私交極好,必定有話要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