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余波(中)(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1127 字 2020-07-29

寧淅早在雍治十三年時便在賈環門下求學。那是八年前的舊事。賈環的同學,他基本都認識。

雍治十五年春,賈皇子、周貴妃死去,賈環自江南回京,至冬日,在武英殿中掀翻劉國忠等人。

賈環自皇城中出來,在西華門外,寧淅在他馬前彎腰行禮,哽咽的大聲道:「學生為先生賀!」

當是時,賈環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上,燕王在馬前行禮。午後的陽光,在冬日的寒風里,沁染著這副畫卷,人影在地。

在六年前,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幕的意義!若是現在再回首那一幕呢?

隨後,寧淅、寧澄、蜀王跟著賈環回府。賈環在府中設宴招待等在府中的書院同學。

計有大師兄公孫亮、龐澤、羅君子、喬如松、劉國山、柳逸塵、秦弘圖、張四水、姚維、都弘、駱講郎、紀澄。

賈環給寧淅、寧澄兩個弟子介紹道:「諸君子皆高才雅士,子文可多親近。」寧淅一一記著、敬酒。

羅向陽、紀澄和寧淅有這樣的淵源,在此時,就顯得難能可貴。賈環的推薦,是題中應有之意。他在政治上,肯定更加信任書院的同學!

紀澄心中閃過興奮的情緒。但很好的克制住。他明白院首這樣安排的含義。

天子以內閣為政事助手。但宰輔們和天子在政事上的看法,未必一致。所以,明王朝的皇權延伸是:太監、錦衣衛。其中司禮監掌握著批紅,權重一時。司禮監稟筆太監號稱內相。

本朝無內監參與政治。他們入南書房,協助永興天子處理政務。大致上,便是如明朝司禮監的角色。想到這里,心里怪怪的。

寧淅聞言,起身,客氣的道:「還請兩位翰林幫助…朕。」他一身精美的白色龍袍,帶著孝。雖然距離他登基不過數個時辰,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親王,二十歲的文弱青年,賈環的弟子。但,他終究是周帝國的天子!

以天子之尊,如此禮儀相請,非常令人受用的。

紀澄站起來,躬身行禮,道:「臣敢不盡心竭力?」有淵源是一方面,君臣之禮不可廢。

羅向陽並沒有答應,起身回一禮,對賈環道:「子玉,大師兄去後,書院在學術上再無領頭人。我這幾日在武英殿這里,深感自己並非治政長才。我打算回妙峰山下重建書院。」

這幾日,處理問題,實際上是紀伯言為主。他於功名利祿看得淡了。山長、葉先生、大師兄他們就是死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連子玉都差點死掉。

新帝登基,朝局不斗,怎么可能?按照子玉的估計,很快就出兵平叛。否則,為何他們這里在加急下發對耀武營士卒們的獎賞?但,他對這些斗爭,感到厭倦。

賈環看著羅君子,微微有些驚訝。心中輕松的情緒收起來。微微沉吟一會,道:「好。」

寧淅登基為帝。他的重擔都卸去。剩下的是政治清算、政治安排。他需要推書院的同學走上前台。但,羅君子不願意,他尊重羅君子的選擇。

二十八歲的羅君子,依舊是小胖子模樣。已是一個孩子的父親。娶惜春三年,至今未曾納妾。此時,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讀書人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他選的是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