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江山如此多嬌(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2885 字 2020-07-29

七月流火。周帝國西陲,河中。

酷暑正漸漸的從這片曾孕育出輝煌文明的土地上退去。縱橫千里的大地,正逐漸的迎來初秋。同時,自三月份以來燃燒的戰火,亦徐徐的熄滅。

三月初,波斯帝國十萬大軍發兵河中,為報報木鹿被夷為平地,呼羅珊五萬大軍戰敗之辱。亦是,波斯薩菲王朝皇帝阿巴斯對賈環派使者到巴格達「訓斥」他的回應!

主不可怒而興師。作為執掌波斯帝國多年的皇帝,阿巴斯大帝得知在西域主事的賈環、齊馳返回東方帝國的京師後,精心准備將近半年,悍然出兵。

一路從呼羅珊四鎮泥沙布爾,越木鹿,兵鋒直過阿姆河。一路從土庫曼地區,越過卡拉庫姆沙漠,攻入阿姆河下游的咸海三角洲。連戰連捷。連克重鎮布拉哈、希瓦城。

但,賈環穩定朝局後,擁立新帝登基。於三月二十五日,任命西域守備司主薄曾季高為左僉都御史、總督河中事,節制諸將,全權負責對波斯戰事。

這封聖旨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發往碎葉。十日即到。曾季高接管軍事指揮權後,調動軍隊,在河中各地與波斯軍隊交戰月余,並未取得勝利,遂率三萬周軍主力撤離堅守多日的河中重鎮撒馬爾罕。

這幾乎可以認定是周王朝的失敗:喪失對河中地區的控制。果不其然,隨後鐵門關、塔什干、恆羅斯等城失守。粟特人、烏茲別克人倒戈。

但是,周軍的補給線由此得以縮短數千里。曾季高退至俱戰提時,碎葉、疏勒、吐火羅支援的兵力,軍事物資早就匯聚此處。西域左布政使汪璘、吐火羅總督龐澤鼎力支持。

六月初,得到物資、兵力補充的曾季高,總計兵力六萬人,在俱戰提,與追擊而來的波斯主力五萬人決戰,一戰而勝,並擊潰其十萬仆從軍,俘獲無數。

曾季高令麾下諸將,分掠河中諸地,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大戰小戰連綿,連破波斯軍,遂光復恆羅斯,塔什干等地。

其軍事指導思想為:結硬寨,打呆仗!充分發揮周軍的火力優勢。又有:緩進急攻!行軍避免被偷襲、包抄;戰斗則盡可能的殺傷波斯人的有生力量。

七月初,曾季高率周軍主力五萬人,抵達撒馬爾罕城外。

「嗚嗚--」蒼茫的號角回盪在這座千年名城的城外。駐守撒馬爾罕的波斯軍隊早就撤離。這座河中的中心城市,就如同不著片縷的美女。城門大開。

漫漫的紅潮,出現在天際邊。如同絢爛的烈火!一隊隊的周軍將士,以行軍的隊列,出現在這黃沙古道、烽火邊城的畫卷中。軍容鼎盛、雄壯!

大軍徐徐的停下來。信使往來於陣前。曾季高一身緋袍,騎著白馬,在軍中前列。眾將簇擁著。

總兵樂白心中感慨難言!跟著周軍撤退,至碎葉的康國國王等人,是無法再回來的。烽火連天。今日又重新打回來。但這並不是此戰的結束。

少頃,城中投降之事溝通完畢。曾季高勒著馬韁,駿馬嘶鳴,馬鞭前指,意氣風發的下令,「進城!」

西域前後三位統帥風格不同。齊總督不會出現在戰陣前。他自認是治政之臣。賈環素來是書生裝束,他信奉的是主席那套。不挎一槍,打遍天下。

曾季高則是一身緋色官袍,注重官威。他的性格是如此:精熟方輿,曉暢兵略,恃才傲物,矜功自伐。

在曾季高的命令下,周軍徐徐向前,氣勢逼人!這是無敵的雄獅。

此刻,統帥著大軍的曾季高心中正在思考著賈環的信。俱戰提之戰擊潰波斯主力,大勝的的獎賞朝廷很快就下發。同時,跟著聖旨來的,還有兩封書信。一封是齊相的,一封是賈環的。

國朝的軍事指揮權,在賈環手中。

賈環在信中明確的要求,要狠狠的教訓波斯人:將河中、呼羅珊地區支持波斯作戰的貴族,全部處死。占其地,得其民,納其財。將呼羅珊四鎮全部納入國朝的版圖中,並伺機攻打波斯的重鎮庫法。

這是他在未來十年的任務。

八月,在西域連續的傳來好消息後,嶺南也傳來好消息。張四水率軍攻進廣州。斬殺楚王。歷時近半年,永興朝的地方叛亂,就此平定。廣州十三行商加入大周中央銀行,發行紙幣。

地方、邊境都安寧下來,朝政開始徐徐的走向正軌。東閣大學士齊馳以獨相宰執天下,開始實施改革,革除雍治朝的弊端,施展他的政治抱負。

八月中秋剛過,京城里似乎還飄著桂花的香氣。無憂堂的梧桐樹,葉子漸黃。

午後時分,賈環在前院書房里招待來訪的同年好友刑科都給事中范錫爵。書房中,陳設精美、雅致。牆壁上掛著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圖。兩人坐在畫下的桌椅處閑談。茶香裊裊。

范錫爵三十四歲,其貌不揚。臉頰消瘦,下顎突出,顯得嘴有些尖。穿著便服,今日朝廷休沐。喝著茶,道:「子玉,唐元徵的性子和翁兆震類似啊。你打算何時召翁兄回朝?」

賈環的同年,南直隸華亭唐道賓,字元徵。為人仗義執言。對賈環弒君強烈不滿。正在國子監中的學習班學習。學習班由小人周慎行執掌。當真是令官員們「談虎變色」。

學習班從來不進行體罰。但,不允許遲到、早退、辭官,天天上課,寫思想匯報。種種規矩極多。觸犯規矩的處罰是增加在學習班的時間。令人苦不堪言。

范錫爵特意來為唐道賓說情。其學習班的年限,已經一年的學習時間,罰到十年。他特意繞個彎,問賈環要不要召回清流的代表人物:翁狀元。

坐在椅子中,賈環笑一笑,搖搖頭,道:「元馭兄,我召翁狀元回來罵我啊?」正人君子,裝點門面這種事,他真沒想過。他要走的是另外一條路。跳出五千年的王朝興衰循環。

范錫爵沉默下來。賈環這是拒絕了。他和賈環是多年的交情啊!權力果然會改變一個人。

賈環看一看范錫爵,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再道:「元馭兄來關說,我不能不近人情。唐兄當年也曾為我直言。我回頭和周玉繩打個招呼。外放江南的府縣如何?」

范錫爵頓時大喜,起身拱手一禮,道:「謝子玉。」心中感到慚愧:賈環還是當年的那個會元!三千人中第一仙,花如羅綺柳如煙,時人勿訝登科早,月里嫦娥愛少年。

賈環就笑,「別忙著謝我。還要請元馭兄帶個話。唐兄在學習班里說了很多過頭話。結束學習之前,走個形式,在學習班的機關報上發篇文章。不能老拆我的台嘛!」

范錫爵點頭,道:「理當如此。」

談妥唐道賓的事,賈環和范錫爵隨意的閑聊著。談的很愉快。范錫爵為都給事中,擁有廷議資格。到他這個位置,再和賈環談的比較愉快,那很多事,就不言自明。

稍後,錢槐來報,衛陽來了。賈環便送別范錫爵,到前院一處小廳中見衛陽。

衛陽時年二十五歲,官任禮部主事。他正在幽靜的小廳中喝茶。一身白衫,身姿修長,俊美異常。還是一如當年那個唇紅齒白的少年神童。他娶的是劉大學士的孫女。

見賈環進來,衛陽笑著站起來,拱手道:「子玉…」幾個月前,聞道書院落成典禮,他亦到場幫忙。礙於他爺爺的關系,他無法明面表態支持賈環。但書院的事情,他責無旁貸。

賈環笑著做個手勢,示意衛陽落座,走到廳中的主位,坐下來,道:「衛相還好吧?」在來往十三次「乞骸骨」後,朝廷同意衛大學士已經致仕。衛弘准備南返華亭老家居住。

衛陽微笑道:「還行。」

閑話兩句後,衛陽道:「子玉,如今遼東、嶺南叛亂平定,西陲邊境也安寧下來。有些事情得做一做啊!弒君的名聲終究不好聽。」

現在的輿論引導,僅僅在限於:爆一下雍治皇帝的黑料。遺詔,簡直是齊馳和群臣們發泄對雍治皇帝末年亂搞的不滿。和徐階給嘉靖皇帝寫的遺詔差不多。

但,這對於賈環而言,還不夠。要把亂臣賊子的名聲給洗掉才行。現在洗的太厲害,自是適得其反,但日後呢?宋太宗連「燭影斧聲」都洗得白!可以慢慢來,但事情要開始做。

賈環想一想,道:「元皓,你有心了。」以他現在的政治地位,這些掏心窩子的話,只有當日在書院里和他一起救災的同學會和他說。有些事,他心里有數。戈培爾說過一句話:謊言重復了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