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我為帝師(1 / 2)

奮斗在紅樓 九悟 4673 字 2020-07-29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京城南城崇文門外,法華寺一帶,是除東城教坊司胡同之外,另一處銷金窟。京中知名的五鳳館便是位於這里。

在這春風沉醉的夜晚中,占地遼闊的五鳳館中,燈火通明,客如雲來,車水馬龍。

五鳳館中的東面,一處風景幽雅的綉樓中,綉樓客廳的一角,數名樂師彈琴鼓瑟,演奏著音樂。

一名穿著藍色長裙的美人,珠翠滿頭,容貌精致。正檀口輕張,在花廳中,唱著近日京中流行的賈學士新詞。曲牌名曰:蝶戀花。

「好…」一曲畢,名妓冰雲鼻尖冒著微微的汗,行禮退場。

圓桌旁的幾名男子紛紛撫掌叫好。為首的一人是昔年晉商的領袖,日升昌的東家,路庸的孫子路簡,表字廉伯。時年二十五歲。他宴請的是賈府子弟賈琮。

晉商,依舊是國朝有數的財團,富可敵國。參與紙幣的發行,在大周中央銀行有股份。但聲勢大不如從前。

如今國朝的商業規則正發生著變化。隨著朝廷征服漠北,西伯利亞,河中等地,邊境平定。晉商的地利:和草原進行貿易的優勢,基本喪失。

同時,朝廷征服高麗,東瀛,又打下南洋,天竺等地,海貿繁盛。每日金山銀海如流水。進了那幫海商的口袋中。晉商在海貿上,並無優勢。

而江南布廠,絲廠的興起,更是在暗中改變著社會商業風氣。江南地區,開廠蔚然成風,大量使用工人。如今,在各地行商轉運貨物,不如布廠、絲廠、糖廠等賺錢。

晉商搞成如此局面,當然還是因為十一年前,雍治二十一年時,賈環落難,晉商試圖並購如今的龐然大物信豐銀行的前身:信豐銀號。賈環起事成功後,擁立永興天子。可知這十一年間,晉商的日子怎么過的。

不久前,賈環重返京師,平定京中亂局,在朝中聲望暴漲。他想設法搭上賈府這條線。

路簡舉杯,環視眾人,贊道:「賈學士不愧為本朝文宗。好詞啊!寫盡風流。我等為此詞痛飲一杯!」據京中傳聞,這首詞是賈學士寫給長公主的。內中的水極深啊!

座中的幾名陪客,轟然應諾,紛紛舉杯痛飲。至於關於這首詞到底是寫給誰的,自然沒有提起。

賈琮時年三十一歲,一身藍色直裰,容貌普通,滿臉驕傲之色,道:「環三哥的詩詞自是極好的。」

他和環三哥私交很好。但,他文才有限,比不得當日一起讀書的蘭哥兒。蘭哥兒在永興八年由鴻臚寺寺丞外放江南湖州府通判(正六品)。

他如今還是秀才功名。連當年一起在族學里讀書的秦鍾都在永興五年得了一個舉人功名。賈府的後起之秀:賈芝,賈菌等人。他們都已經步入官場。

幾名陪客順著賈琮的話頭,立時一陣吹捧。

這時,名妓冰雲換了一身酒紅色的旗袍,笑盈盈的帶著香風進來。淡淡的茉莉花香。自十幾年前,賈環的香水在江南、京中流行後,歡場中幾為標配。

冰雲容貌俏麗,中上之姿。但勝在肌膚雪白,氣質出眾。旗袍很好的勾勒著她高挑、纖細的身姿。身材雖瘦,卻凹凸有致。兩團雪膩之峰挺拔。將旗袍撐出美妙的弧線。

陪著她的笑顏,恬柔的聲音,當真是千嬌百媚的美人。花廳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名妓冰雲笑盈盈到圓桌邊落座,坐在賈琮身旁,微笑著道:「冰雲更衣,略有來遲,諸位老爺勿怪。冰雲自罰一杯!」舉杯飲酒。儀態優雅。能成為京中名妓,自是有不凡。

這些年來,全國歡場名妓多有愛穿旗袍者。無他,旗袍可以更好的展現女性的美麗。這是江南所引領的時尚風潮。

賈琮側目。路簡仰頭大笑。桌中的氣氛因她的加入變得更加的輕松自如。

閑話片刻後,一名幫閑挑起話題,道:「冰雲姑娘可知近來京中發生的一件大事?」

冰雲淺笑道:「哦?」

幫閑故意賣弄般的說道:「二月上旬,賈學士自金陵來京城,平定叛亂後,將蕭丕,彭世俊,占城候這些人都砍了腦袋。按照大周律,造反夷三族。我從刑部得知,這樁案子,波及約五千多人。現在,這些人的親故都在門路。」

冰雲掩嘴驚呼道:「啊?上天有好生之德,這么多人…」

賈琮聽不下去,這些人距離真正的權力中心太遠,插一句,道:「如今朝廷開拓四方,到處缺人。怎么可能殺五千多人?環三哥早安排好,除蕭、彭等人的直系親屬外,余者盡皆流放南洋、澳洲。」

當日政變時,彭世俊曾說要甄皇後和太子寧炎到澳洲去!這是一報還一報!

這個內幕消息,令桌上眾人一片驚詫。冰雲更是眼帶「崇拜」的看著賈琮。氣氛再融洽三分。

及至酒宴末尾,路簡道:「三月初一,貴府太太六十壽誕,在下想上門道賀,還望萬鍾兄為我美言幾句。」

二月底,春雨綿綿。數倆華美的馬車徐徐的行駛在京西的官道上。稍後,進入於雍治二十一年重建的聞道書院。

重建後的聞到書院,占地面積約五千畝。書院中建築成群,林湖交映,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風景宜人。朗朗的讀書聲在林間,在書堂里回盪。

書院的墓地處。近百名師生,親衛在山坡下栽滿梧桐的墓園大道盡頭等候著。細雨如銀絲。梧桐樹葉上晶瑩剔透的水珠滑落下來。點點滴滴。

賈環在墓地前,祭拜著山長,大師兄,葉先生。永興四年,他攜妻妾南下金陵,七年未歸。京中諸事安排妥當後,他前來祭祀師友。

羅向陽,紀澄,寧瀟陪同著他。

站在葉先生的墓前,賈環遙想起十余年,和葉先生見面的談話,自語道:「葉先生,十一年過去了。當日我和你說,要先教育我們的人民:開民智。再教育我們的干部:執政為民。執政為公。我連第一步都沒完成啊!」

寧瀟給賈環撐著傘。明麗的丹鳳眼,看著春雨中的墓地,仿佛穿透雨簾。心中悠悠一嘆。

她知道,賈環從未怪過永興天子。然而,永興天子的早逝,確實給他的計劃帶來了困擾!

當前的世界,日新月異。她的賈郎想要為國家,為民族屹立於東方而努力!

聞道書院的院長羅向陽輕聲道:「子玉,這一天不會遠的。」江南的社會變革,這是經濟上的。聞道書院承擔的學術上的變革。書院已經設有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等學科。

十余年來,書院厚積薄發,就等著朝堂上的政令,將科舉形勢改革。不再單純的以經義來決定進士。可以設其他諸科的進士。一樣可以出仕做官。

賈環微微收斂自己傷感的情緒,道:「伯言,南書房我准備裁撤。蔡學士進政事堂。魏學士為禮部尚書。你是願意在朝中,還是願意外放?」

紀澄笑一笑,坦然的道:「我聽院首的。」他一聽賈環的話頭,就知道賈環對他的期許:外放。看看曾相在政變的表現!不歷州縣者不擬台省!

賈環輕輕的點頭,道:「你去漠北擔任總督。待於喬大軍回京,和沙俄邊境的作戰,就由你來完成。」他要紀澄掌握兵權。一個不在軍中歷練過的宰輔,難以指揮軍隊。

微風吹動著春雨,從油紙傘側,淋在幾人身上。春寒陣陣。賈環和眾人一起返回。羅向陽,紀澄走在前面。賈環從寧瀟手中接過傘,和寧瀟在雨中漫步。

紫兒和婉兒跟在兩人身後。

國家大事,在寥寥數語間就定下來。寧瀟對此並不驚訝。他有這樣的地位。微微一笑,閑談般的徑直問道:「賈郎打算如何處置九哥?」

所有的謀逆者中,唯獨九哥沒有被處罰。

賈環輕輕的拍拍寧瀟的手,感慨的道:「瀟兒,政治也要講人情啊!我回頭訓斥他幾句就算了。下不為例。回頭以天子的名義特赦吧!」

蜀王寧恪,和寧瀟、寧澄是自小的好友。瀟兒行事大氣,但真將寧恪殺頭,將來想起,難道不會感慨么?人頭砍下去,可就接不回來。而寧恪的妻子是沈遷的妹妹。

總不能大將在前線作戰,他在後面殺其妹。

寧瀟螓首微點,嘴角帶笑。這幾日,她俏臉上的笑容,隨時可見。明麗的輕熟美人風情,引人心醉。說道:「哦。賈郎,我父親想要見你。」

「好。」賈環略尷尬的答應下來。

四人緩步到墓園大道的盡頭。一名身穿白色士子長衫十六歲的青年自亭中走出來,躬身行禮,朗聲道:「弟子見過先生。」語氣帶著激動。他剛才在學堂中上課,才趕過來。

正是大師兄之子,賈環昔日盡心開蒙的學生:公孫傑。他已取得舉人功名。在京中、北直隸的士林中頗有名氣。

看著容貌酷似大師兄的學生,依舊如大師兄般,英俊的可以刷臉,賈環溫和的點點頭,道:「士英,我前幾日還和魏先生說起你。不錯。」他前幾日和魏翰林詳談過。

得賈先生一句誇獎,公孫傑心中喜不自勝,臉上久別重逢孺慕的笑容越發燦爛!

五歲到十歲的那幾年的讀書生涯,是他記憶里難以磨滅的美好畫卷。先生為他悉心開蒙,教給他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至今受用。他視先生如父。

賈環微微一笑,扭頭對寧瀟道:「回頭讓熾兒和士英一起讀書。」

寧熾今年十歲。對外宣稱他是寧瀟的養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的容貌肖似長公主。早在永興六年,就由寧瀟代為定下來以賈環為師。

熾,釋義為:熱烈旺盛。這個名字是紀念那份濃烈到極致的感情:一見賈環誤終身。寧瀟幫他在皇室宗譜中留名。數年前,永興天子冊封寧熾為金陵郡王。

提起兒子,寧瀟嫣然一笑,語調溫柔的道:「嗯。」

賈環喜歡京西妙峰山的景色,東庄鎮,聞道書院於他而言,十分的熟悉。他於永興初年,在這里住了將近四年。

然而,他沒法在東庄鎮上長住。三月一日,是王夫人六十歲的壽誕。賈府無意大肆操辦,但賈環自金陵歸來,又是擁立治平天子,想低調都難。

不久前,晉商不就試圖走賈琮的路線?

此時已是二月底。

紅樓原書第七十一回,紅樓十五年,賈母於八月初三,八旬大慶。自七月上旬,送壽禮者便絡繹不絕。

禮部奉旨:欽賜金玉如意一柄,彩緞四端,金玉杯各四件,帑銀五百兩。元春又命太監送出金壽星一尊,沉香拐一支,伽楠珠一串,福壽香一盒,金錠一對,銀錠四對,彩緞十二匹,玉杯四只。

餘者自親王駙馬以及大小文武官員家,凡所來往者,莫不有禮,不能勝記。

賈政,賈赦等人商議,議定於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寧榮兩處齊開筵宴。原因是:因親友全來,恐筵宴排設不開。這是非常扯淡的一個理由!

寧榮兩府合起來有多大?多少屋舍?難道還安排不下幾百人的酒宴?

紅樓十五年,賈府的頹敗之相已顯。賈元春在宮中位置不穩,賈政剛剛交了學政的差,新官位沒有落定。在這樣的局勢下,還辦了八天的酒席。真正的原因恐怕是:走夜路,喊聲壯膽!

到永興十一年春,王夫人六十的壽辰,以賈環的權勢,太皇太後賈元春的地位,自不必如此了。

賈府議定只辦三天的酒宴。由三月一日至三月三日。寧國府專門接待男客,榮國府接待女客。賈環的無憂堂則是接待他的同學,師生,故舊等。

壽禮除宮中賞賜外,只接受世交,門生故舊的賀禮。無關人等,一概不發請柬。

至二月二十九日下午,賈環自東庄鎮上回來。賈璉帶著賈蓉、賈薔、賈琮、薛蝌等人,忙著壽宴的事。府內則是由王熙鳳、李紈、尤氏統籌。

二兒媳薛寶琴年紀輕,只能打下手。她的主要任務,還是照看參佛修道的賈寶玉。

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都回到賈府。湘雲,巧姐兩人亦於此日提前抵達。

迎春和薛蝌就住在離賈府不遠處。探春嫁給驃騎將軍沈遷,住在正西坊沈府。惜春跟著羅君子在東庄鎮聞道書院。湘雲和紀澄住小時雍坊。巧姐是北靜王的兒媳。

她們都在京中。

而寶釵,黛玉幾人遠在江南,派了鴛鴦領人帶著生日賀禮抵達京城。亦有給賈環,姐妹們的書信捎來。她們將在稍晚的時候啟程,前來京師。畢竟,搬家不是易事。

夜間時分,寧榮兩府燈火通明,頗為熱鬧。明日便是酒宴,上千名仆人們早忙碌起來,做著各種准備。

賈環和一同返京的羅向陽,紀澄,蕭夢禎在無憂堂前院里隨意的說著明日待客的事。氣氛輕松,自如。賈政派了長隨信兒過來傳話,喊他去一趟夢坡齋。

賈環自無憂堂前院出來,過榮國府北街,進賈府,由甬道直走,過榮禧堂,向南大廳,抵達夢坡齋。這里是賈政的小書房。陳列精致,一件件的文玩,器物,字畫,無不透著門貴族的氣派,浸潤著百年世族的底蘊。

賈政一身淺白色的儒衫,頭戴進賢冠,須發半蒼白,背微駝。老年儒士。他背著雙手,看著窗外的夜色。見賈環進來,轉過身,道:「環哥兒來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