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好韃子?有古怪!(求推薦)(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419 字 2020-07-29

大明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也就是一片石大戰後兩天。

一艘從山海關駛來的小型沙船,停泊在了大沽口海沙島的碼頭上。從船上下來的是吳三妹的表哥祖澤溥和朱慈烺原先的伴讀太監邱致中,兩人下船之後,就在看守碼頭的錦衣衛帶領下直接去了朱慈烺的撫軍大元帥府。

「臣祖澤溥叩見太子千歲。」

「奴婢叩見千歲爺。」

兩人給端坐堂上的朱慈烺行了大禮,朱慈烺卻盯著祖澤溥的後腦勺愣了愣,才讓他們平身,又賜了座位。

朱慈烺之前發愣,是因為他發現祖澤溥居然沒有剃發!

沒有剃發,就是還沒有當漢奸!

你爸爸是祖大壽啊!你全家都當漢奸了,你居然沒有當漢奸,這是為什么......有古怪!

「山海關那邊打完了?」朱慈烺問。

「打完了!」祖澤溥喜氣洋洋地說,「臣給千歲爺賀喜了......我明清聯軍大獲全勝,逆賊李自成的十數萬老營兵傷亡殆盡,只有幾千人逃離戰場。」

其實李自成敗得沒有那么慘。大順軍逃跑的本事比尋常明軍強太多了——他們是流寇嘛!所以李自成丟在一片石的老營兵約有三萬,損失剛剛及半,實力猶存啊。要不然在歷史上,他也不可能在後來的撤退途中,在真定和定州兩度組織反擊戰。所以吳三桂上報戰功肯定是誇大的,翻個一兩倍都是良心賬。

邱致中也滿臉喜色,向朱慈烺報告:「王制軍和平西伯以定王的名義同大清攝政王多爾袞達成了盟約,共討流寇,事成後就以山海關和長城為界,北清南明,互為兄弟之邦。另外咱們再給百萬歲幣,再一次犒勞清兵三百萬即可......千歲爺,看來滿韃子還是通情達理的好韃子,我大明中興有望了!」

啊?好韃子?騙小孩吧?朱慈烺心說:本宮只是看上去年幼,心理年齡都四張以上了,而且前世的專業就是忽悠!會上多爾袞和洪承疇的當?

「哦,」朱慈烺點了點頭,臉孔上的笑容也綻放出來了,「還好本宮英明,保著父皇從京師殺出來到大沽口暫避......要不然可就看不到現在的大明中興了!」

「千歲爺英明!」

「臣等恭賀千歲爺......」

大堂上還有不少太子一黨的官員,吳襄、曹友義、朱純傑、沈廷揚四個衛帥,還有五個大學士,一個兵部尚書,還有大元帥府長史畢酒城和另外幾個校書、侍書(都是文書),這個時候都一起起身向朱慈烺道賀。

不用說,一個個都樂得跟什么似的!

朱慈烺護駕出城,走通州,戰天津,退據大沽口,雖然展現出了極強的組織能力和忽悠能力。但終究沒有領導大明走向勝利啊!可現在流寇被打垮了,北京眼看也能收復,和大明懟了幾十年的東虜居然也講道理了......這大明不就中興了?

這大明可是在撫軍太子的領導下中興的!

這就說明太子殿下領導有方,是大明中興之主......崇禎皇帝是不是應該退位讓賢,讓中興之主全面執政啊?

只要北京城能收回來,朱慈烺就是人心所向,不僅大沽口行在的大明忠臣都要哭著喊著勸進,就是北京城里那幫貳臣,還有南京六部的官員,還有各地的地方官,都得上表勸進。朱慈烺不干都不行,全國人民都不答應啊,到時候就是黃袍硬往他身上披了!

等朱慈烺當皇帝了,這間大殿之內的諸位,可就是新主的功臣、近臣,還怕沒有榮華富貴?

朱慈烺站起身,對大堂內的幾個大學士和兵部尚書陳銳道:「諸位閣老,陳先生,咱們一起去向皇上稟報此事吧。

大寶,去把其他出席小朝會的重臣都請來,大家一起去吧!」

朱大太子還是有孝心的,他在大沽口的這些日子天天去給漂亮媽媽請安,卻很少見崇禎這個爹爹。今天有了特大喜訊,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老爸。